分類排行
-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
終活筆記ENDING NOTE,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
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
-
變老不可怕,只要你做好準備:心理學博士用科學證據破除老化迷思,陪你一起迎向美好的第三人生
-
腦內的猩猩:一本正經的情緒進化論,幫你重塑思維方式,實現情緒自由!曼徹斯特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帶你一窺大腦總部控制臺,奪回情緒主控權!
-
心安在家:拜倫凱蒂與《金剛經》的相遇
-
於是,我可以好好說再見(暢銷經典版):悲傷療癒心靈地圖
-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瑞典每30人就1人閱讀.韓國2022讀者最愛年度之書】
-
當靈魂蛻變時:高靈談未來
-
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
內容簡介
第一部以華人案例完整闡釋家庭諮商大師Murray 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著作
寫給在愛中受創痛苦或在關係中遭到情緒勒索的你
你,總是為關係而焦慮嗎?
你經常懷疑伴侶「偷吃」,或藉著追劇,避免面對與家人的爭執?
你的孩子在學校常惹麻煩,或是經常在夫妻爭吵時突然不舒服?
又或者,身處不和睦的家庭關係,你或你的家人已經出現身心症狀?……
家庭諮商的理論與技巧,奠基於過去實務工作者在精神醫學、團體治療、兒童輔導、婚姻諮商,以及思覺失調治療領域的努力成果。家庭諮商的創始者之一,莫雷.包文(Murray Bowen)就是一位擅長治療思覺失調患者的精神科醫生。與其他家庭諮商開創者不同的是,包文投注非常多的心力發展家庭諮商的理論基礎。直至今日,包文的家庭系統論仍是家庭諮商領域中,概念最為周全的理論。
莫雷.包文(Murray Bowen)將家庭概念化為一個情緒關係系統,並提出了八個相互連鎖的概念來解釋發生在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之間的情緒過程及可能導致的病態。本書作者以華人案例來詮釋包文的家庭系統論,闡述無論現在的家庭關係如何,改善是可能的,而且最好能從自己開始。
家庭系統論是諮商理論,也是指引個人自我成長的理論。這個理論讓我們看見修復家庭關係的契機,在關係中製造出來的問題,可以在關係中修復。一旦有能力以不委屈自己的方式跟家人和諧相處,自然也可以應用相同的道理,改善職場和朋友圈等其他場域的人際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好評推薦】
包文家庭系統理論近幾十年來,一直影響著許多家庭治療師的思維,並且改變人類對於問題的單一因果看法,只可惜目前台灣能夠學習這套系統思考觀點的機會不多。如今邱教授願意貢獻她的專業知識,撰寫這本淺顯易懂的自我成長書籍,帶領讀者拋棄過於簡化的因果線性思考,進入家庭系統思考的多元觀點,從而讓你發現更多處理家庭問題的可能性。
——江文賢博士(包文家庭系統理論在台研究及運用中心負責人)
本書能引導在不同關係中各種身份的你重新思考,調整思維與作法,正視內心的傷痕,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終與重要關係人們共同成長的最佳指南!
——曲智鑛(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人生千百個樣貌與嘆息!淑惠用「理性的專業」和「感性的人性」述說和解析這些家庭故事!看著看著……淚與深思和在一起,每一個人都該看這本書,在身兼數職的家庭中逃離枷鎖,重新找到那個「稱職的我」和「真正的我」!
——吳樎椒(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家庭是一個新汽車的製造公司,人幼年在家庭中時就仿如汽車被製造,長大後帶著原廠硬體及不同版本軟體,決定了我們的好惡、愛恨,受傷時候寬恕或報仇,邱教授為大家揭露了這個秘密,要你明白,原來你人生的決定並不是真的完全自由!!
——林博(聯新國際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家庭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學習場域,淑惠教授從幼教專業角度看到許多孩子問題的根源——家庭,本書運用包文家庭系統理論搭配真實案例,嘗試引領讀者找到解開家庭羈絆關係的良方,真心專業推薦!
——許金城(臺中市何厝國小校長、親職教育講座講師)
身為一位家族治療師,閱讀邱教授在書中撰寫的案例,活靈活現的演出如同晤談室接觸的家庭。包文理論精彩的整理,以系統觀點理解人。「覺察」是改變的開始,每個章節最後的反思,可幫助讀者覺察並面對關係議題,如同進入諮商的對話歷程,邁向成為更好的自己之路!
——蔡宜寧(吾心文教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這本書非常適合對親職、伴侶和自我成長有興趣的人閱讀,相信能從閱讀本書中為自己的關係做一番健康檢查,學習如何在親密的家庭和伴侶關係中保有健康快樂的自我。
——羅明華(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目錄
〈審定序〉問題不在做法,而在做法背後的想法 包文家庭系統理論在台運用與研究中心負責人 江文賢博士
〈推薦專文〉瞭解症狀的意義——家庭系統的循環互動模式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 羅明華
〈推薦專文〉正視內心傷痕,不再逃避 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曲智鑛
〈自序〉「症狀」只是問題的表象
家庭諮商理論的開創者:莫雷.包文
第一部 家庭系統——著重互動關係
在關係中一切都是相互的。互動模式改變,關係也會跟著改變。每個人都習得一些不自覺的慣性反應,要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須能將慣性反應提升至意識層面。
1. 思考關係的新視野
2. 在「關係」中,一切都是「相互的」
3. 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第二部 伴侶關係——在「自我」與「我們」當中求平衡
人的一生受兩股力量拉扯。一股力量讓人想成為獨立的「自我」。另一股力量則是讓人尋求歸屬和認同,想與他人連結成為「我們」。現實生活中這兩股力量經常是劍拔弩張。
4. 「自我」與「我們」的拉扯
5. 親愛的,我們變了
6. 「我們」是如何搞砸的?
第三部 自我分化——在關係中強調情緒界限
自我分化是指一個人能脫離對原生家庭的情緒依附,可分兩個層次:個人層次是指自我能在理智與情感中求得平衡;關係層次是指能與他人連結但不受制於他人的情緒。
7. 自我分化
8. 自我分化的不同樣貌
第四部 互動系統——三角關係
兩人在溝通過程中各執己見,其中一方或雙方轉向第三方尋求支持或轉移焦點,或是他人主動介入爭執。只要第三方稍有偏頗,戰火就擴及第三方,形成三角關係。
9. 三角關係
10. 你被「三角化」了嗎?
11. 如何維持情緒中立?
第五部 跨代傳遞——原生家庭的影響
家庭是一個複雜社會的縮影,手足關係則是個人最早的社交關係。每一個人都是帶著幼時習得的態度和焦慮印記,解讀成長後的經歷。幼時經驗形塑了個人特質。
12. 家庭中的手足角色
13. 手足角色與家庭關係
14. 慢性焦慮
第六部 家庭關係——典型症狀
家中的慢性焦慮過高時,焦慮會找到出口。焦慮在某段關係找到出口時,關係可能出現激烈衝突或截斷。焦慮在某人身上找到出口時,他可能出現身心疾病或社交障礙。
15. 「症狀」是焦慮的出口
16. 一段關係的結束
17. 失去自我的家人
第七部 邁向理想關係——自我分化的提升
無論現在的家庭關係如何,改善是可能的,而且最好從自己開始。當個人有能力以不委屈自己的方式與家人和諧相處,自然也能改善其他場域的人際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18. 成為更好的自己
19. 分析互動模式
20. 修復家庭關係
〈結語〉愛的極致表現
主要參考書籍
內文試閱
【自序】「症狀」只是問題的表象
我在大學任教,有許多在幼兒園擔任教師的在職進修學生。我們在課堂上討論如何處理孩子的特殊狀況常有無力感。老師再怎麼盡力,總是無法克服家庭方面的卡關。好不容易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一個寒、暑假過後,孩子回到學校打回原形,所有的努力回到原點。但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知道想法不該停在「咎責」,而是找到方法與家長攜手合作。
親職教育一直是師資專業的培訓重點,但教育界總是沒能在這方面使上力。我在尋找更有效的施力點時,遇到一位應用包文(Murray Bowen, 1913-1990) 理論訪談家長的教育工作者,領悟到抱持「親職教育」的思維注定成效不彰。有時家長缺的不是教養知識,而是早在幼時迷失自己,不自覺的把問題延續到下一代。以系統觀看孩子的「問題」,會發現所謂的問題只是家庭系統失衡的「症狀」。
我有幸斷斷續續觀察四年幼教實務工作者與家長的訪談,發現應用包文理論看懂夫妻關係失衡如何牽扯孩子形成三角關係後,對家長直接指出家庭的亂源,他們的反應通常是震驚的,但鎮定後是積極尋求改變,為了孩子,為了自己,家長有強烈的動機成為更好的自己。那麼,我接下來的努力方向就很明確,把包文的家庭系統論推廣給所有的教師、家長,以及任何有意與家人和平相處的讀者。
台灣已有許多家庭諮商師嘗試把原屬於家庭諮商領域的專業知識,推廣給一般讀者。坊間已有薩提爾(Virginia Satir, 1916-1988)、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 1921−2017)、李維榕等家庭諮商大師的作品。薩提爾分享了溫暖同理的溝通技巧,米紐慶和李維榕師徒則以生動的案例讓大家瞭解家庭結構,很多家庭問題都根源於父不父、子不子,家庭角色錯置。這些作品易讀好懂,但少了理論為依據,讀起來總有見樹不見林的遺憾。
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要補足這個缺口。我試著把包文的理論以淺顯的方式搭配案例詮釋。理論讓我們瞭解家庭運作的共通性,可以更全面的方式瞭解自己的處境。本書的案例有少數是諮商大師提出的知名案例,大部分是個人觀察實例的紀錄,都已經過大幅修改,保護當事人隱私。讀者閱讀時,若覺得與自己或身旁的人事相近,那是因為家庭問題本來就有許多共通點,相似的家庭故事一再重複上演。
我把這本書定位為「自我成長」之書。閱讀此書,透過包文的理論,我們可以瞭解自己如何糾結在關係當中。家庭中的真實血淚,包文的理論早已清楚分類成幾種典型, 並闡述問題的根源。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改變自己與家人的互動,修復家庭關係,得到自己內心的平靜和諧。
家庭系統論的開創者:莫雷.包文
理論是看事情的架構,讓我們不至於迷失在細節的叢林。
家庭諮商的理論與技巧,奠基於過去實務工作者在精神醫學、團體治療、兒童輔導、婚姻諮商,以及思覺失調治療領域的努力成果。家庭諮商的創始者之一,莫雷.包文(Murray Bowen)就是一位擅長治療思覺失調患者的精神科醫生。與其他家庭諮商開創者不同的是,包文投注非常多的心力發展家庭諮商的理論基礎。直至今日,包文的家庭系統論仍是家庭諮商領域中,概念最為周全的理論。
包文以宏觀的視野,採用層層相關的系統概念,透過生命演化的角度點出人和動物的共通性:行為受本能主宰的情緒系統支配。生物對環境刺激有許多本能反應,當本能不足以應付多變的環境時,生命逐漸演化發展出感覺和理智系統,讓個體面對外在環境的挑戰,反應得以更為多元且更有彈性。這樣的觀點在腦神經科學研究領域也可以找到相呼應的證據。
人雖自詡為萬物之靈,行為仍經常不自覺的任憑本能支配。在現代的人際互動中, 本能反應常跟不上時代需要,許多家庭問題就肇因於家庭成員過度依賴本能去處理彼此的關係。家庭系統論的核心精神,就是協助我們看清,依賴本能互動的家庭會出現哪些類型的徵狀;要維持理想關係,又該如何讓新進演化出的感覺和理智系統發揮該有的功能。
包文的家庭系統論植基於他的實務工作觀察與驗證。一九四六∼一九五四年,包文於梅寧格診所(Menninger Foundation)開始臨床生涯,主要治療對象是思覺失調患者與其母親。當時他觀察到患者與母親無法適應現代生活的「共生關係」,也就是患者無法脫離母親成為獨立的個體,好像樹上的種子,遲遲無法落地發芽。
後來包文離開梅寧格診所轉往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開創一個創新方案(一九五四∼五九),讓思覺失調患者與其所有家人一起住院治療,並觀察患者與家人間的互動。藉由這個觀察,他拓展母子共生的概念,納入父親的角色,提出「三角關係」概念。也就是當兩人有衝突時,常拉進第三者,以轉移兩人的衝突。父母有衝突,常由思覺失調患者扮演轉移父母衝突的第三者,而這些家庭成員彼此間的互動反應經常是不自覺的。
包文離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後,轉入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擔任精神醫學教授, 並且主持自己創立的家庭諮商專業訓練,並持續發展修正他的家庭系統論,一直到一九九○年因肺癌過世。在這期間他也擔任美國家族治療協會(American Family Therapy Association,1978-1982)的第一任主席。包文的研究興趣一直是人的互動,注意家庭系統失衡又如何讓系統內的成員發病,以及發病前的細微徵狀,而非忽略相互關聯的變因,採取頭痛醫頭的治療方式。他的系統觀強調人的生理、情緒和人際是相互關聯的, 認為只看單一個面向的醫學終究只是走向死胡同。
第2章 在「關係」中,一切都是「相互的」
包文的家庭系統論,到底在說些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面對家庭問題時,不再只看出現的症狀,而是用整體來看家庭中的互動,這樣才能真正瞭解問題的根源,瞭解後,改變才可能發生。
「A造成B」的思考方式,通常只是咎責
令人頭痛的少年聖凱是家庭諮商的典型案例。他叛逆,人緣不好,身上總有一肚子氣,遇到事情習慣性的為反對而反對,事情不如他意就大發脾氣,同學、家長、老師拿他沒輒。以線性關係思考,可能會去找是什麼事件讓他脾氣失控(事件-失控)? 或推測是缺乏社交技巧所以容易失控(缺乏技巧-失控)? 或歸咎父母不會教孩子(教養失當-失控),或者試著找出學校環境有哪些因子誘發少年的脫序行為(因子-失控)。前述都屬於「A造成B」的直線型思考方式。利用這種思考方式所得的結論,嘗試改變聖凱的行為,通常沒有太大效果。
家庭系統論,則是想找出問題的根源。它會探究聖凱的家庭互動模式,聖凱的父母、手足如何互動?聖凱的父、母以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各自是如何成長的? 因為父母本身與其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會造就他們的慣性反應,他們會本能的複製這些反應,不自覺的運用在自己新成立的家庭中,與伴侶、孩子互動,形成新的互動模式,也讓聖凱不自覺的習得某些慣性反應。
所以,問題的根源不能只由聖凱身上找,也不能只看教養技巧或學校環境。問題根源可能在聖凱的家庭環境,家庭互動系統不成熟,讓孩子養成不良的互動方式。
找出問題源頭
以家庭系統論探究聖凱父、母在原生家庭的慣性反應,或許可以進一步發現問題的源頭。
聖凱爸的成長經驗:聖凱爸的父親早逝。聖凱爸和他的姊姊由母親扶養長大, 照顧兩個孩子是母親的生活重心。這個母親個性挑剔,對孩子管束嚴格,限制孩子外出交友的活動。聖凱爸的姊姊是乖乖牌,沒有逃脫母親的掌控,長大後也一直保持單身,並跟母親同住。聖凱爸則是早在青春期就無法忍受母親的專制,下定決心有機會就遠離,大學時終於能離家,逃脫母親的管控。
聖凱爸與其專制母親的互動慣性就是抗拒干涉。這種未經思考的反抗情緒,是「自我分化」低落的特徵。「自我分化」是指一個孩子出生後,在漸漸脫離對他人的依賴,並成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過程中,能學會辨認自己的情緒和理智判斷,且能不受制於自己或他人情緒。就像小豹離乳、離群,成為獨立的成豹一樣。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能理性應對旁人的干涉,而不是一味情緒性地反抗。這個自我分化的概念,是家庭系統論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後面的章節會深入介紹。
與母親未成功分化的聖凱爸,因而對別人的批評及控制,不自覺得過度敏感。
聖凱媽的成長經驗:聖凱媽的原生家庭,關係緊密,她和四個姊姊感情深厚。她大學畢業後想繼續念研究所,但是父母認為女孩不該念這麼多書,希望她及早準備成為人妻人母。聖凱媽為此和父母衝突激烈。執意離家進入研究所後,從此未與父母恢復感情。聖凱媽保留了在原生家庭中養成的慣性,希望婚姻關係能讓她重拾以往與家人的親密關係。她對維持親密關係的渴望,也是自我分化程度低的特徵。
聖凱父母的互動關係:聖凱的爸媽都和家人斷絕關係,也少有朋友。經過短暫熱戀後就結婚。婚後的蜜月期沒有維持多久。聖凱爸媽各自從原生家庭學得的互動慣性,讓兩人不時起衝突。
帶著原生家庭養成的慣性反應,聖凱媽很自然地期望與聖凱爸親近,能有共同的休閒活動,一起做些什麼。但每次她提議共同活動,聖凱爸就習慣性的生氣厭煩, 覺得她干涉他的個人自由。經過一段時間的衝突,兩人取得一種平衡。聖凱爸將重心放在工作,聖凱媽被迫與先生保持距離。一年後聖凱出生,家庭互動產生新的變化。
夫妻倆都很高興有了小孩,但高興的重點不同:聖凱爸開心家庭多了一個新成員;聖凱媽則因終於有對象可以實踐自己想要的親密關係而開心。小寶寶成了聖凱媽的生命重心。在聖凱襁褓階段,聖凱媽溫暖、關愛並盡力滿足寶寶的需求。每當聖凱爸想要幫忙照顧寶寶時,聖凱媽便忍不住在一旁指導,深怕他做錯什麼。這樣的干涉讓聖凱爸非常生氣。多次為此爭吵後,聖凱爸就退出照顧行列,讓聖凱媽全權負責。
這三人組成的家庭,雖不理想,但也逐漸達成一種新的平衡。聖凱爸和妻兒雖然關係疏遠,但他有自己的工作;聖凱媽雖然和先生疏遠,不過她有心愛的兒子。
聖凱的成長:聖凱開始會走路、說話後,和一般孩子沒兩樣,到處探索試驗。看到東西就拿,不順心就吵鬧或放聲大哭。聖凱媽無法忍受小孩哭鬧,經常妥協, 只求哭鬧停止,無法讓孩子遵守她自己訂定的規矩。聖凱漸漸養成慣性反應,得不到想要的就鬧脾氣。
聖凱上學後,問題開始一一浮現。一向任意而為的聖凱,無法與同學好好相處, 他的壞脾氣讓同學和老師不喜歡他。聖凱交不到朋友,面對老師的要求,則出現和聖凱爸一樣的反抗情緒。當老師試著與聖凱媽討論孩子的問題,聖凱媽就認為這些人不懂如何與她的孩子相處。聖凱在小學階段一直無法與他人和諧相處,與母親則維持一種極為緊密的關係。
聖凱進入青春期後,危機開始,彷彿聖凱爸的故事重演。聖凱也想往外跑,拓展家庭外的生活圈。只不過,聖凱比他的爸爸更缺乏與母親分離的能力,聖凱媽也不願放手,這對母子非常在意彼此,但衝突不斷,爭吵成了彼此的生活重心。
「循環型」的思考方式,把責任找回來
由家庭系統論來看,聖凱的叛逆、難相處和壞脾氣只是家庭問題的一個症狀。真正的問題不只在聖凱、聖凱媽或聖凱爸,也存在於他們三人間的互動模式。
互動模式是一種連鎖反應:聖凱媽的需要親近,引發了聖凱爸的反抗掌控,導致夫妻對立與疏離,於是聖凱媽轉而將重心放在兒子身上,與先生更加疏離,與兒子過於緊密,兒子也習得反叛。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反應,促成這一連串的後續反應,就像骨牌效應般一個接一個,每個成員都參與製造問題。
家庭系統論不採用直線型的思考方式,如過於簡化的歸咎聖凱媽的教養方式造成聖凱人際關係不佳,而是採用循環型的思考方式,強調人際互動的相互性。歸咎聖凱媽的時候,是不是也該思索是什麼原因讓她把生命重心放在兒子的一舉一動? 把問題歸咎於某人,就等於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忽視自己應該承擔的部分。
家庭系統論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由原生家庭習得一些不自覺的反應模式。聖凱爸不自覺自己反抗掌控,聖凱媽沒察覺自己渴望親近,聖凱呢? 他也在這個三人家庭中習得父親的反叛與母親的依賴。聖凱未來成家之後,也會把這種慣性反應帶到他的新家庭中去對待伴侶與孩子。如此一來,上一代的互動模式複製到下一代,包文稱之為跨世代傳遞(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根據包文的理論,如果聖凱一家三口可以看清自家的互動模式,並且有意願改變,那麼他們每個人都可以中斷不好的互動模式,承擔自己的責任。聖凱爸可以過濾自己過於敏感的反抗情緒,聖凱媽可以把焦點移回到自己身上,學習獨立與放手,聖凱可以學習理性爭取自己的自主。
家庭系統論提供一種新的思考方式,讓我們擺脫過於簡化的直線型思考,以循環的角度,把孩子的脫序、夫妻的衝突,甚至配偶的身心疾病,視為一種症狀,依循專家提出的脈絡架構,分析自己家庭的互動模式,將不自覺提升至意識層次,找出人際關係的相互性,由自己開始尋求改變。延伸內容
【審定序】問題不在做法,而是做法背後的想法
◎文/江文賢博士(包文家庭系統理論在台研究及運用中心負責人)
場景一:小二的阿明在學校跟同學打架,情緒暴走;場景二:父母親在家庭激烈口角,並揚言要離婚;場景三:父母親共同面對孩子在學校的不當行為。面對這三個場景,一般人可能會說場景一的小孩需要學習情緒控管,場景二的父母需要好好溝通,至於場景三,或許會說他們是一對盡責的父母親。但是,這三個看似各自獨立的場景,卻也可能相互關聯,形成一場永不停止且不斷循環演出的戲碼:阿明常常在家目睹父母情緒高漲的爭執,他自然會被這些情緒張力所影響,並且持續在他平常的生活上發酵,一旦跟同學有所摩擦,他很自動地就會以發飆來釋放內在的情緒壓力,而當他的暴走行為引起學校關注,要求父母共同來處理時,父母便會很有默契地不再為兩人間的問題爭執,反而能夠共同合作來陪伴阿明走過他的情緒風暴,直到下次父母又開始有了更強烈更頻繁的激烈衝突……。
包文(Bowen)家庭系統理論就是要引導大家能夠從近距離的高倍率鏡頭(只看得到一個人的對或錯),適時地切換到遠距離的低倍率鏡頭(看得到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如此對於問題解答往往就能產生更多元的切入點。這就像是籃球場上的教練,除了平時要對每個球員因材施教之外,在球賽過程中,也要能夠指導球員看懂自己在球場上與其他人的相關角色與功能,讀懂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與各種變化,然後發展出適合這場球賽的有力戰術。反之,如果你只看到個人、看不到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你將有可能迷失在永無止境地的技術學習,然後在挫敗中繼續挫敗。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關係中,若能看懂關係,就更容易找到其他出路。
包文家庭系統理論是透過長年對家庭的研究,歸納出所有人類關係普遍存在的樣貌,一旦你能夠看懂這些關係樣貌,你將更有機會擺脫受這些關係樣貌的無意識牽引,藉由自己的努力,將關係提升到更為成熟的境界,如此關係系統中本來有症狀的個體,也會因為你對關係的改善,免除症狀的困擾。
包文家庭系統理論近幾十年來,一直影響著許多家庭治療師的思維,並且改變人類對於問題的單一因果看法,只可惜目前台灣能夠學習這套系統思考觀點的機會不多。如今邱教授願意貢獻她的專業知識,撰寫這本淺顯易懂的自我成長書籍,帶領讀者拋棄過於簡化的因果線性思考,進入家庭系統思考的多元觀點,從而讓你發現更多處理家庭問題的可能性。
期待你可以拋開過去想法,享受邱教授這本書帶給你的大腦思考刺激。
【推薦專文一】瞭解症狀的意義——家庭系統的循環互動模式
◎文/羅明華(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
從事兒童諮商的教學與實務工作多年,經常看到家長帶著症狀兒童前來求助,聽著家長沉痛的敘述孩子在學校種種不適應的行為,卻對孩子的遭遇苦無計策。從家庭系統的觀點來看,當孩子出現症狀時,意味著整個家庭系統失去平衡,面臨崩解或破壞的危機,症狀行為只是系統壓力的暫時性出口。當兒童出現症狀時,家庭成員一起解決危機,表面的壓力暫時得以解除,直至下次失衡再度發生。因此被認定的症狀兒童,往往只是系統的代罪羔羊,真正問題出在家庭成員之間僵化與失序的互動。
曉彤自這學期開學以來,經常哭鬧著不肯上學,一進到教室上課就出現頭痛、胸悶、嘔吐等不適的症狀,並要老師立刻打電話給母親帶她返家。經老師進一步瞭解後發現原來曉彤的父母,幾個月前曾因父親的外遇事件大吵一架,母親負氣之下拿刀割腕緊急送醫。平常白天父親外出工作,僅母親一人在家,曉彤擔心母親可能再度想不開,因而在學校不自覺的出現懼學、焦慮的症狀,認為自己如果生病留在家中,或許可以避免憾事發生。
哲明在學校經常發脾氣,每當老師或同學指正他的行為時,他就大發雷霆,甚至將課桌椅都打翻,哲明在學校沒有朋友,人際關係不佳。輔導老師入班觀課後發現,哲明因動作發展較遲緩,經常因抄寫聯絡簿或習寫練習題動作太慢,而被老師催促或責備,有時老師會禁止他下課,留他在教室抄寫。甚至好幾次因分組競賽成績不理想,全組同學都被禁止下課,引發同學對哲明更多的抱怨和不滿。輔導老師指出此一現象後,導師瞭解原來自己的求好心切,帶給哲明很大的壓力,而班上同學長期觀察導師跟哲明的互動語言,無形中也學習導師的訓誡口氣跟哲明說話。於是導師改變跟哲明的互動方式,當哲明跟不上時,導師會跟哲明說:「沒關係,慢慢來,我們等你。」有趣的是當同學們觀察到導師跟哲明的互動方式改變後,同學跟哲明說話的方式也開始跟著改變,不再大聲斥喝哲明的慢動作,反而能溫和的等待哲明完成。
從系統理論的觀點來看,系統中所有成員的行為都是互相影響的,正如曉彤感受到母親即將失婚的焦慮,因而在學校出現焦慮的情緒反應;另一方面哲明何嘗不是因為導師的互動方式,而遭受班上同學的指責、奚落甚至排擠。過往傳統的諮商理論認為事出必有因,當出現問題便是個體的想法、感覺或行為出了錯,這種直線性的思考方式往往將問題歸咎給個體,而未能將個體所處的系統環境納入考量。正如案例中的曉彤,如果導師未能瞭解曉彤家裡的發生的情形,就可能認為曉彤只是耍脾氣,當家長無法順利讓曉彤到校上課,便會指摘家長親職能力不足,無法處理曉彤日漸失控的行為;反之,家長則抱怨學校老師不能對孩子特殊的心理需求予以包容、接納,雙方稍有不慎,就容易演變成親師衝突。
系統理論認為所有的行為都是系統成員彼此共同建構而成的,即使是症狀行為亦然。如果能從系統中瞭解互動對彼此的影響,找出互動的模式和意義,那麼或許就能改變過往僵化的互動方式,重新採用新的互動方式,就能運作出新的系統氛圍。
淑惠教授以其多年的教學經驗,將家庭系統理論融會貫通後,撰文並推廣此理論,著實令人敬佩。她以案例故事,深入淺出的介紹家庭系統理論的概念,讀來淺顯易懂,有趣又實用。每篇章節都附有練習題,供讀者在閱讀後檢視個人的家庭、伴侶和自我的關係。這本書非常適合對親職、伴侶和自我成長有興趣的人閱讀,相信能從閱讀本書中為自己的關係做一番健康檢查,學習如何在親密的家庭和伴侶關係中保有健康快樂的自我。
【推薦專文二】正視內心傷痕,不再逃避
◎文/曲智鑛(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看到《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書時,讓我想起前段時間與大孩子的對話:在一次不預期的談話,他在我面前痛哭,眼淚怎麼樣也止不住,他告訴我想要遠離原生家庭,因為這個家讓他喘不過氣,與家人的疏離與潛意識裡深層的恐懼、憤怒與不諒解,促使他在工作幾年後的一次衝突後,毅然決然的離開那熟悉的環境,追尋自己的人生!
到底生存的意義是什麼?我認為其實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這個大孩子跟我說:過去沒有什麼人知道我這樣的狀態,雖然我們久久才見一次面,但我覺得可以跟你說,你輔導的其他孩子有沒有這樣類似的經驗?他們應該怎麼辦?老師,你有沒有看過《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我覺得自己的狀態跟裡面的主角很像!
在結束這段談話後,我立刻找了這部片子來看,主角拋棄了他原本的生活追尋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描述追求自我生命意義的理想主義者努力擺脫世俗的枷鎖逃離身份,而過程中他結識新的朋友,產生許多新的關係與連結,在他人生的盡頭領悟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只有分享,快樂才是真的!)《阿拉斯加之死》中,主角臨終時體會到快樂的真實存在於分享,更準確的說應該是與人分享,與他人產生連結。如同《型男飛行日誌》這部電影點出:Life is better with company. The most important moments in your life...were you alone?(生命中有人同行會更好。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裡……你是獨自一人嗎?)對我來說,生命的意義不僅是因為活著,這個意義同時也代表我們的生命對他人是有意義的!但也因為如此,我們常可能身陷親密關係的風暴之中。
人的情緒與行為經常是自動化反應,有時候不但傷人傷己,更可能複製錯誤示範給下一代。萬物之靈的我們其實具備選擇與判斷的能力,不論外在客觀情況如何,我們應該都能選擇更好的方式面對與化解。這跟史蒂芬.柯維主張的高效能人士的習慣「積極主動」、「知己解彼」、「雙贏思維」不謀而合。本書是能引導在不同關係中各種身份的你重新思考,調整思維與作法,正視內心的傷痕,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終與重要關係人們共同成長的最佳指南!作者資料
邱淑惠 博士
美國馬里蘭大學發展與幼兒研究所博士、美國馬里蘭大學發展與幼兒研究所碩士、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歷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主任、《幼兒教育年刊》主編與國內外知名期刊審查委員。 邱淑惠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幼兒認知發展、親職教育、幼兒學習成效與科技應用,著作眾多,主要發表於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並開發多項幼兒評量工具,包括《學前幼兒語文評量》(2017)。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