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2019年《金融時報》年度最佳書籍 ☆2019年 芝加哥大學推薦必讀書單 ☆2019年 科技媒體TechCrunch讀者票選必讀書籍 ☆2019年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最佳科技類書籍 ☆2020年 公理商業圖書獎銀獎(商業科技類) 「技術創新的長期利益,能抵銷短期的經濟動盪與政治風險嗎?」 ★對未來產業與工作型態的全面歷史考察★ AI未來賽局、5G晶片大戰、物聯網革命⋯⋯ 當前技術發展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突破得更快、更好, 成功的創新者從緊密的全球經濟網絡中獲得利益, 與此同時,隱含更多經濟、社會,以及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 歷史上,有需多國家陷入「技術陷阱」, 執政者為了社會穩定,抑制技術創新的速度; 本書指出,在追求經濟的長期成長的同時, 也必須因應短期動盪提出解決方案。 從工業革命時代類比AI時代,還有機會錢淹腳目嗎? 《技術陷阱》縱橫技術發展史,從工業革命談到人工智慧時代,探討技術如何大幅移轉社會成員間的經濟與政治力量分布。本書作者、牛津大學經濟資深研究員弗雷指出,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工業革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財富與繁榮,然而機械化在當下所帶來的影響,卻使大量人口深受其害。中等收入的工作機會萎縮、薪資停滯不前、勞動所占的收入份額下降,即便利潤大增,卻造成貧富差距飆升。弗雷指出工業革命的潮流,與今日由電腦革命開啟的AI時代,大有相互呼應之處。 如同工業革命最終使社會蒙受其利,人工智慧也具備相同潛力。然而弗雷主張,今日的現象能否以喜劇收場,要看我們如何因應短期的情勢。十九世紀的勞工以激進的手法,表達他們對於機械搶走工作的關切。英國的盧德主義者挺身而出,加入長期橫掃歐洲和中國的機器暴動浪潮。今日絕望的中產階級並未訴諸暴力,但他們的失望與不滿造成民粹主義興起,社會日益分裂。隨著中產階級的工作持續搖搖欲墜,無法保證民眾將持續對技術抱持正面態度。 世人對於技術進步所抱持的態度,端看他們的利益如何受到影響。本書從輔助或取代勞力的「賦能技術」與「替代技術」的角度來思考進步,進而建立完整的思考架構。前事不忘,將是後事之師,工業革命是史上的關鍵時刻,當時很少有人充分認識那場革命帶來的龐大影響。本書點出在今日又一次的技術革命中,應該引以為鑑。 經濟政策制定者、科技人與投資人都該具備的思考框架 本書透過研究西方世界,講述全球技術發展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從亞洲(尤其是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來看,則有著相當不一樣的走向。在亞洲,數百萬人因為技術創新擺脫貧困,自動化被視為人口老化後提高生產力的手段,然而如果從《技術陷阱》的思考架構來看,可能意味著中國的專制將使他們在在科技大戰中取得領先,而選民利益優先的西方民主國家,可能會在大規模部署科技技術時踩煞車,只能迂迴透過如反壟斷聽證會等方式,收攏民間的科技力量。 《技術陷阱》特別著眼於政治如何受到產經影響,並且指出應該從什麼角度切入著手,才能將損害減到最低,這是當前臺灣產業發展下,除了技術之外,極需的思維與歷史知識。 國際重量級媒體好評 「本書透露著不祥之兆的書名《技術陷阱》,大概會吸引對未來感到悲觀的人士,但其實任何讀完本書的人都將感到打了一劑強心針。」 ——《經濟學人》 「《技術陷阱》從前工業時代講起,談及接二連三的工業革命,再講到量產與人工智慧,以原創的方式,從長期觀點看待今日的憂慮,檢視過去的技術進展帶來的影響,引人深思。」 ——《金融時報》 「弗雷的這本書令人振奮,依據工業革命的史實來推論,探討 Amazon Go、人工智慧助理、自駕車屬於勞工『替代』技術的未來景象。」 ——《連線》雜誌 「相當精彩的分析,探討過去的工業革命與工業革命期間出現的技術,也探討社會如何適應相關改變。」 ——《富比士》雜誌 「弗雷在著作中指出,機器人可能讓世界集中在少數幾地的發展,還可能帶來其他令人痛苦的副作用,造成數百萬人失業,引發激烈反彈。」 ——《泰晤士報》 「各位如果對於機器人的未來感到樂觀,每當你聽見所有人都會失業或薪水銳減的說法,你會要朋友放輕鬆一點。如同自工業年代的開端以來,新的技術革命依舊會和以前的技術革命一樣。然而,如果歷史是我們的最佳借鏡,你大概得再好好重新思考,悲觀主義者其實也說得不無道理。」 ——《Axios未來》(Axios Future) 「作者提供令人耳目一新、以人為本的技術進步分析。」 ——《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各界讚譽 「只要你想了解數位和人工智慧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工作會發生什麼事,你一定會想讀弗雷的《技術陷阱》。」 ——戴安.柯爾(Diane Coyle)|英國財政部顧問 「作者弗雷在本書採取新穎觀點,從歷史經驗出發,解決當代最重要的議題。目前有關於就業、技術、經濟表現、全球化的問題,本書是我近期讀過最清楚的論述,替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分析的不平等現象,補充了技術面向的背景。」 ——珍妮.亨弗里斯(Jane Humphries)|牛津大學經濟史學教授 「配備人工智慧的機器,是否將讓人類成為冗員?我們所知的工作是否將消失?本書依據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再加上第一次電腦革命的經驗,回答當代最關鍵的問題。作者弗雷強調,不論革新將在長期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勞動市場的技術顛覆通常會在短期帶來陣痛。這點對於選民和政策制定者來講極度重要。」 ——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廣場與塔樓》作者 「弗雷這本書高度原創、引人入勝、做過深度研究。如果你好奇技術創新將如何顛覆我們的工作,影響到我們的政治與社會,絕對該讀這本書。本書對照了工業革命與目前的破壞性技術創新年代,提供今日最需要的獨特見解,錯過了將是我們的損失。」 ——伊恩.戈爾丁(Ian Goldin)|《發現時代》共同作者 「本書詳細多方探討數百年來,歷史上技術與勞力之間的關係,作者弗雷帶大家看,自動化對於英美勞動力的影響,其實受權力架構的變動形塑。他的著作仔細檢視變革的決定性因素,本書是一帖極好的良方,可以破解今日過量的死胡同預測,工作的未來還有其他可能性。」 ——羅伯特‧史紀德斯基(Robert Skidelsky)|華威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工作的未來?弗雷在本書深入回答這個問題,從工業革命之前的社會,一直談到電腦革命,全面分析技術進展與工作之間的關聯。他預測智慧機器在大幅提升生產力的同時,也將減少人力需求。每個社會將各自決定該如何分配智慧機器帶來的好處。」 ——蘿拉.泰森(Laura Tyson)|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弗雷最關鍵的論點在於提醒大家,我們對待技術的態度,我們採取的行動,將影響著技術會如何影響我們。大眾把關注焦點都放在弗雷預測47%的工作將自動化,但只要弗雷的《技術陷阱》能引起那篇論文的一半關注,就能平息對於黑暗機器未來的部分恐懼。」 ——凡妮沙.貝茲.拉米瑞茲(Vanessa Bates Ramirez)|《奇點中心》(Singularity Hub)資深編輯

目錄

前言 技術創新史的啟示 序章 進步的代價 PART 1 大停滯 第1章 工業革命前的進步簡史 第2章 工業革命前的繁榮 第3章 為什麼機械化會失敗 PART 2 大分流 第4章 工廠來了 第5章 工業革命及其引發的不滿 PART 3 大平等 第6章 從量產到大繁榮 第7章 機器問題重現 第8章 中產階級的勝利 PART 4 大反轉 第9章 中產階級沒落 第10章 一方樓起,一方樓塌 第11章 兩極化的政治 PART 5 未來 第12章 人工智慧 第13章 富裕之路

序跋

序 序章 進步的代價 一九○○年時,要不是有六百名燈夫天天爬上爬下,紐約市的夜晚將一片漆黑,只能靠月光引路。燈夫大隊每天帶著火把與梯子上工,好確保行人出門時,除了下一個街區點燃的雪茄頭亮光,還能看得見其他東西。但在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這天晚上,曼哈頓街道上的兩萬五千盞煤氣燈絕大多數杳無動靜;平常燈夫會在晚上六點五十分左右舉著文明的火把出動,但這一天他們罷工去了,沒人負責點燈。這次的罷工並未傳出暴力事件,不過天色漸暗後,煤氣公司和地方警局開始湧入紐約人的抱怨。警察被派去點亮街區,但沒有梯子的點燈簡直是難如登天。許多警員胖到爬不上燈柱,民眾也趁機搗亂。成群結隊的哈林區男孩發明了一項新娛樂:每當有警員成功點燃了一盞燈,男孩們就隨後爬上燈柱、弄熄燈火,接著趁亂逃跑。公園大道(Park Avenue)上有一名少年被捕,罪名正是撲熄警員點好的燈。街上的每盞燈就算亮起來了,也撐不了多久。到了晚上九點,唯一有亮光的公共區域僅限中央公園裡的幾條橫向道路,因為那裡裝的是電燈。 我們經常一不小心就簡化歷史。然而,如果說過去兩個世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背後有一個主導的因素,技術的進展絕對當之無愧。套用經濟學家多馬(Evsey Domar)的話來講,要是少了技術革新,「資本累積將等同將一架架的木犁堆在木犁上。」 經濟學家估算,富國與貧國的所得差異,超過八○%可以用技術採用率的不同來解釋。 此外,光看所得也遠遠未能完整呈現發生的轉變。實在很難想像我曾祖母所處的世界:世人最遠只能抵達馬匹或火車能帶他們前往的地方。晚上唯一能打破黑暗的方法就只有蠟燭或油燈。工作必須耗費很大的體力。很少女性從事有薪水的工作。家是女人的工作場所,要用敞開的壁爐準備餐點,還得砍柴當燃料,才有辦法煮東西吃、讓家中保持溫暖。此外,你還得拿著水桶到戶外的溪流或水井取水——也難怪民眾對於技術進步十分熱衷,甚至歡天喜地迎接技術的到來。一九一五年,《文學文摘》(Literary Digest)刊登的文章信心滿滿地預估,等到電氣化後「幾乎不可能在城市中感染病菌或受傷,鄉村的人民可以前往城鎮調養身體」。 愛迪生本人也相信,人類持續進步時有一個最大的阻礙就是「我們需要睡覺」,而電力將協助我們克服這個阻礙。技術是民眾的新信仰,大家都認為,沒有什麼問題是技術無法解決的。 事後看來,技術帶來的種種好處竟沒有被十九世紀初的經濟學家們認可,確實挺令人吃驚;像是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與李嘉圖(David Ricardo),他們其實並不認為技術將改變人類的命運。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初的卓越技術,也花了一點時間才進入經濟學界的視野。然而,在一九五○年代,日後將於一九八七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梭羅(Robert Solow)發現,二十世紀所有的經濟發展幾乎都源自技術。其他學者也證明,相關的好處讓芸芸眾生共享其成。經濟學家顧志耐(Simon Kuznets)發現美國變得更平等,他提出的資本主義發展理論認為,不平等在工業化的路上自動減少。經濟學家卡爾多(Nicholas Kaldor)指出,勞工持續收割大約三分之二的成長好處。梭羅提出的理論架構也認為,進步讓當時每一個社會團體都獲得同等的利益。從今日的角度來看,這種樂觀的看法顯得不合理,然而一九五○年代的經濟學家,有著許多可以樂觀的理由。 如果光是讓技術的創造力百花齊放,就能讓整體社會更富裕、更平等,那麼區區幾位燈夫失去工作,又算得了什麼?許多被取代的燈夫,甚至有可能找到其他危險性更低、工資更高的工作。即便有些燈夫身受技術之害,社會為求多數人的進步而犧牲少數人,似乎也順理成章。然而,如果進步受害者的數量多出好幾倍,我們還會認為理應如此嗎?如果被取代的勞工大多被迫改做工資更差的工作呢?畢竟「特殊世紀」(special century) 的特殊之處,不只在於亮眼的經濟成長而已,人人都因進步受惠也同樣重要。當時出現明顯取代勞力的技術,大部分都屬於賦能技術。整體而言,技術提高了工人的生產力,也使他們的技術更加寶貴,得以賺取更高的薪資。如此一來,即便是受機械化浪潮影響而丟了飯碗的人士,也因為技術的緣故,得以選擇大量更不耗體力、工資更理想的工作。然而,本書將探討的人工智慧年代,這樣的技術樂觀主義不再理所當然,事實上也不是歷史向來的常態。黃金年代的經濟學家的確有理由在他們的時代保持樂觀,然而,他們的謬誤是以為自己目睹的現象將會無限期延續下去。沒有鐵則可以假定,技術一定會在犧牲少數人的同時造福多數人,也因此很自然地,當大量人口被技術革新留在後頭時,他們就有可能起身反抗。 ▍工作上使用的技術 省力技術會造成勞工流離失所的程度,取決於相關技術是賦能技術還是替代技術。替代技術會讓工作不需要找人類來做,職人的技能便失去了用武之地;相較之下,賦能技術讓勞工在現有工作中變得更具生產力,或能替人類創造出全新的工作,也因此「節省勞力」(labor saving)一詞,有著兩種密切相關但不完全相同的意思。對勞工來說,兩者的差異帶有重要意涵。 如同經濟學家傑羅姆(Harry Jerome)一九三四年所言,如果將一九二九年製成的鋼鐵噸數,改成以一八九○年的技術生產,那麼會動用到一百二十五萬名勞工,而不是四十萬。這段話的意思是不是表示,到了一九二九年,會有八十萬人失去工作?當然不是。在經濟大恐慌的開端,煉鋼業的就業增加。 更好的技術減少了製造一定數量的鋼鐵所需的勞工數,但由於鋼鐵需求穩定成長,煉鋼業的工作數量也隨之增加。煉鋼業機械化的同時,鋼鐵製造的性質顯然產生變化,但工作因此被取代的情形大概不多。替代技術會接手先前由人力執行的工作,賦能技術則不然。除非是特定產品或服務的需求開始飽和,否則賦能技術僅會增加勞工的產出單位數,並不會取代勞工。 賦能技術的例子有很多,例如由電腦輔助的設計軟體提升了建築師、設計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才的生產力,賦能技術協助他們,而不是取代他們。Stata與Matlab等統計電腦軟體增強了統計學家與社會科學家的分析能力,但並未減少相關人才的需求。此外,打字機等辦公室機器創造出先前不存在的文書工作。 如果你想要了解當某項技術屬於勞力替代技術時,勞工會碰上哪些不同的結果,你可以想想電梯問世的例子。沒有電梯,就沒有摩天大樓,也不會有電梯操作員。第一批電梯出現時,更多的電梯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如果你有辦法掐準時機,在電梯和樓層地板齊平的瞬間停住電梯,你就多了一種工作可以做。然而接下來,替代技術的出現讓事情發生變化:自動化的電梯不需要人去操作。雖然我們如今使用的電梯數量更勝以往,電梯操作員的工作卻突然間消失了。正如我們依舊需要大量的工業製成品,電梯需求顯然沒有飽和。然而,在人類機械操作員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的世界,要讓更多的汽車出廠,不一定代表會有更多的機器操作員職缺。因此,替代技術對工作與工資造成的影響,將與賦能技術所帶來的影響大相徑庭。自從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丁伯根(Jan Tinbergen)提出開創性的研究以來,經濟學家傾向於純粹從輔助人類的角度來解釋技術進步的概念。從輔助的觀點來看待技術進展時,新技術帶給某些勞工的幫助比較多、另一些勞工比較少,但永遠不會取代他們。這點也意味著勞工不會因為技術進步的緣故而工資下滑。以二十世紀大多數的時期而論,以上算是合理的經濟現實概述,多數的經濟理論的確反映出當時的經濟學家在特定期間觀察到的模式。一九七四年,也就是電腦化時代來臨之前,丁伯根發表的研究結果也一樣。在二十世紀大部分的時候,所有層級的薪資皆上揚了。但經濟分析的困難之處,在於只有非常少數的模型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 ▍本書結構 儘管前方充滿艱鉅的挑戰,我將在本書接下來的章節努力說服讀者:歷史不單單只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枯燥史實,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共通的模式。歷史告訴我們,當技術進步帶來的是勞力取代,那麼就很可能引發敵意與社會動亂;相較之下,如果技術進步帶來的是賦能,則會有更多民眾都能享受到成長的好處,新技術的接受度一般比較高。接下來的章節把經濟史分成四個部分。PART1「大停滯」會談前工業時代的技術,探討相關技術對人民的生活水準產生的影響。一共有三章:第1章簡單概述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生活出現農業後的技術進展,一路談到工業革命的開端。我將帶大家檢視,其實在十八世紀之前就已經有許多重要的技術問世,但一般大眾的物質條件卻未能因此改善。第2章將介紹在工業革命前夕,人類的生活水準雖然有所改善,但成長主要來自貿易。我們現代的熊彼得式成長靠的是節省勞力的技術、就業的創造性破壞以及新技能的取得,這種成長並非經濟發展的引擎。我將在第3章努力解釋背後的原因。後文將提到,在工業革命之前的年代,創新也曾欣欣向榮,但很少取代勞工,真正發生時還遭到強烈反對甚至阻擋。為什麼工業革命的技術沒早點問世?一個有力的解釋便是民眾普遍反對威脅到自身生計的機械。地主階級(landed class)的成員左右著政治,對他們而言替代技術壞處多、好處少,他們也擔心失去工作的工人會起來反抗政府。 PART2「大分流」我將旋風式地帶大家一遊英國工業革命。前工業時代的君主的確該擔心機械帶來的顛覆力量,機械化工廠取代家庭生產制度時,勞工帶頭抗議機器。第4章會端詳那些帶來工業革命的技術,它們幾乎全是為了取代勞工而問世。第5章裡,技術取代勞工的結果是中等收入的工匠工作消失,造成英國境內的大分流——這點將解釋為什麼工業化會帶來諸多衝突。然而,這回允許推廣機械化對統治階級而言反倒有利可圖,他們大力強迫百姓接受第一次機械時代(the first machine age)。一直要到工業革命的最後數十年,薪資開始上揚,工人才結束抗爭。 PART3「大平等」把鏡頭拉向美國經驗,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從英國與全世界的手裡接下技術的領導者地位。在這個PART我們將檢視,為什麼即便最新型的技術以加快的速度前進,二十世紀並未對機械化抱持相同的敵意。第6章簡介伴隨第二次工業革命而來的技術變革,檢視勞動市場發生的巨大轉變,工廠改用電力,家庭機械化,人民受城市的量產工業吸引、離開鄉村。我們都知道,相關轉變都不是無痛的。第7章將介紹機械焦慮如何短暫回歸。部分職業開始消失,勞動力經歷適應轉變的陣痛期。然而,即便有時候世人會擔心新技術將搶走工作,但很少人真心認為限制使用機械是好點子。為什麼會這樣?美國或許有著工業化世界裡最暴力的勞工史,然而在一八七○年代後,每當發生暴力衝突,勞工針對的對象鮮少是機器,甚至不曾發生這種情形。第8章會探討為什麼勞工並未像十九世紀的前輩一樣反對機械。我十分清楚自己無法替這個問題提供完整的答案,但技術絕對沒在故事中缺席。源源不絕的賦能技術吸引百姓遷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煙囪城市、從事薪資更理想的新型工作。勞工開始感到技術對自己有利,並做出合理回應,也就是努力減少勞動力必須負擔的適應成本,而非阻止技術進步本身。在機械化的領域,勞工事實上接受了自由放任制度,但堅持建立福利與教育系統以協助人們適應,進一步減少失去工作者付出的個人代價。而這個概念便成了二十世紀的社會契約。 PART4「大轉向」談的是電腦時代。第9章將討論自動化年代並非二十世紀機械化的延伸,而是正好相反。二十世紀前四分之三的歲月被視為帶來「史上最大的大平等」 ,這種看法的確有道理;那是一段平等資本主義(egalitarian capitalism)的時期,勞工的薪資齊步上揚,馬克思(Karl Marx)的無產階級也能加入中產階級。一九七○年代,美國的中產階級成為藍領與白領市民的多元熔爐。許多工作者負責在辦公室與工廠照顧某種形式的機器。這章會帶大家看,機器人及其他由電腦控管的機器,帶走的恰恰是機械化創造出的中等收入工廠與辦公室工作。第10章則從整體的面向,改看那些工作機會消失的社群。儘管數位技術允諾讓世界是平的,結果正好相反;自電腦革命的開端起,新工作絕大多數集中在擁有技術人口的城市裡,自動化取代舊式製造廠的工作,沿著地理線放大美國社會結構的兩極化。此外,美國沿著經濟線愈來愈兩極化的同時,政治上也愈來愈分歧。 第11章將闡述為什麼民眾眼見薪資下滑,卻未像中間選民理論所預測的那樣要求補償。如果中產階級陷落、不平等加劇,理論上勞工會投給傾向重分配的政策。我將主張勞工沒這麼做的原因在於他們失去了政治影響力。社經的隔閡日益增強,受苦的民眾離其餘的美國社會愈來愈遠。在此同時,在戰後的繁榮時代,勞工階級的預備軍成員湧入工廠,但今日的預備軍則愈來愈遠離工會與主流的政治政黨。民粹主義者的吸引力增強,似乎主要反映出全球化與自動化的輸家如今面臨日益減少的機會,但政壇上卻沒人回應他們的關切。全球化已經成為民粹主義者的攻擊目標。然而放眼望去,愈來愈多的勞工開始躲避全球化的力量,受雇於經濟中非貿易部門的勞動力比率愈來愈高;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躲不過自動化。如果和工業革命時期一樣,目前的經濟潮流要是再多延續幾年,甚至是再持續數十年,自動化不免步上全球化的後塵,成為箭靶。 PART5的標題是「未來」。這個PART不會試圖預測未來將發生的事;如同前文所言,未來會如何,主要還是得看賦能技術與替代技術之間的競賽。不過接下來的三十年,顯然不能重蹈過去三十年的覆轍。PART5的目的不是像經濟學家一般的做法,希望依據目前的潮流做出推測。此外,我的目標也不是預測未來的技術突破;我能做的頂多是檢視今日在實驗室出爐、尚未廣泛利用的原型技術。以洗衣婦的就業前景為例,洗衣婦的工作在一九一○年左右達到巔峰——那一年,美國工程師費雪(Alva J. Fisher)取得世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索爾」(Thor)的專利。如果經濟學家在一九一○年就近期發生的事來推論,他們會推估,未來數十年洗衣業的工作機會將不虞匱乏。然而,如果看著技術的潮流(也就是本書第12章要做的事),大概會得出相反的結論,也就是電動洗衣機將取代洗衣婦的洗滌工作。 我檢視許多近日的技術發展,包括機器學習、機器視覺、感測器、人工智慧的各種子領域、行動機器人等等。我的結論是這些技術將為勞工帶來新工作,但它們主要屬於替代技術。已經受到打擊的中產階級,他們的就業前景將進一步惡化,因此,若是認定不論自動化將帶給勞工什麼樣的命運,二十世紀對技術進步抱持的正面態度將延續下去,這樣的假設相當偏離事實。後文會帶大家看,民眾已經轉為對未來感到悲觀,甚至認為自動化是凶兆。多數美國人表示將投票給限制自動化的政策,這股日益升高的自動化焦慮,很可能被民粹主義者拿來利用。未來事情將如何發展,幾乎得看政策選擇而定。在總結全書的第13章,我將會概述幾種協助大家適應的策略與道路。

內文試閱

第3章 為什麼機械化會失敗 為什麼大體而言,人類長久以來沒有出現熊彼得式的成長?沒有任何單一理論能解釋,為什麼數千年來技術創造力未能為平民帶來更高的生活水準。馬爾薩斯陷阱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詮釋:生產力提升會帶來更大量的人口,進而限制人均所得的成長。然而,並不是全球的情形都完全符合馬爾薩斯論:自一五○○年起,生活水準的確有所提升,地理大發現的年代替大部分英國與荷蘭共和國的人民創造出持久的生活水準改善。要是少了技術方面的突破,這樣的榮景不可能出現。造船與航海技術的進步(例如三桅船與航海羅盤問世)促成了國際貿易的興起。然而,這類技術進展帶來熊彼得式成長的為數不多——反倒成了斯密型成長的助力。前工業社會的經濟成長也因此不只量的增長比較緩慢,質的方面也與我們認知中的現代經濟成長不同。 在我們的年代,成長大幅仰賴的因子包括技術的採用、就業的創造性破壞,以及進一步帶來創新的新型技術與知識。雖然前工業的世界顯然在某種程度上歷經過此種類型的成長,然而在形塑歐洲分歧的經濟道路上,熊彼得式成長僅扮演著次要的角色。因此,真正的謎題在於為什麼技術創造力(顯然不時就碰撞出耀眼火花)很少從基本層面改變經濟生活。 人類史上多數時期的技術進展不像今日,有研發部門專門替特定的工程問題找出技術解答。從前技術發展的方式現在的情形相差甚遠,幾乎可說是毫無特定章法。當今科學家與工程師密切合作,將點子導向正確的應用,這種合作方式的重要性對我們而言幾乎是常識,在前工業時代卻十分罕見。始於伽利略的科學革命大力促進了這樣的互動,催生了日後的技術發展。大氣壓力的發現以蒸汽機的研發最為關鍵,蒸汽機最終取代水力,成為工業革命的引擎。然而,其他的工業革命技術也可能在缺乏科學進展的情況下被發明,進而廣為運用——為什麼卻沒有發生? 這個問題大致上有兩種解釋。有的學者強調技術的供給受限,有的學者則指出需求有限。熊彼得認為任何技術若要被採用,一定得有某種需求存在。 馬爾薩斯也抱持著相同的觀點,他指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的確是發明之母。最崇高的人類心智活動中,有部分源自必須滿足身體的需求。」 我們一下子就能想到自工業革命以來,好幾個技術發展的例子符合這一派的觀點,包括美國政府希望搶在納粹德國之前研發出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塞維利(Thomas Savery)研發了蒸汽機,為的是解決英國煤礦坑的抽水問題;美國發明家惠特尼(Eli Whitney)率先提出可替換零件的概念,目的是「以正確有效的機器運轉取代工匠的技藝。工匠技藝少不了長期的實作與經驗,然而這個國家並未大量擁有這方面的能力。」 究竟為什麼前工業的世界缺乏成長?與「需求會帶來刺激」的相關解釋大多都會強調,讓我們得以「以少做多」的省力技術僅在資本比勞力便宜的情況下,才會符合經濟利益,而在前工業的年代那樣的情形也許十分罕見。例如歷史學家李萊(Samuel Lilley)主張,古典文明的奴隸比機器便宜,因此少有研發與採用昂貴機器的誘因。 這種主張再進一步延伸,即就許多方面來看,奴隸其實就是前工業時代的機器人。在匈牙利,無酬的農奴替封建領主工作,他們被稱為「robotnik」,也就是現代的「robot」(機器人)這個字的詞源,這個字也在捷克作家卡恰佩克(Karel Čapek)一九二一年的著名戲劇《羅梭的萬能工人》(R.U.R.)中首度登場。 幾乎我們想得到的任何日常體力事務,奴隸都能做。此外,與今日所有的機器人技術相比,奴隸能做到的體力活仍遠遠勝過機器人。 第9章 中產階級沒落 電腦時代不只象徵著勞動市場發生了轉變,也標誌著經濟學家以不同方式來看待技術進步。近日,經濟學家艾塞默魯與雷斯特雷珀主張,賦能與替代技術之間的競賽,最適合用來理解圖十呈現的工資趨勢。在賦能技術的世界,技術與教育之間的競賽,依舊能用來理解技術進步。新技術增強了部分勞工的能力,輔助他們執行新職責,在增加勞工生產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工資。兩相對照之下,替代技術的效果則相反,它造成部分勞工在執行工作時,手中技能過時,工資呈現下滑趨勢。 一九六○年代,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主張「自動化」不過是一種時髦的說法,以前叫「機械化」。杜拉克同時用這兩個詞彙來代指機器取代人工。 前文討論過,在二十世紀前四分之三的歲月,替代技術的確讓部分勞工的技能再也沒有機會派上用場。燈夫、碼頭工人、電梯操作員等各種勞工的工作消失。即便如此,自動化的年代不能與機械化的年代混為一談。在杜拉克寫作的當下,所有的勞工工資皆上揚。電腦普及之前,機器的確無法自行運轉,需要操作員讓生產線不斷跑下去。半技術性的辦公室工作與藍領工作出現了爆炸性成長,就連被機器取代的人,眼前也有更五花八門的工作選項。工廠與辦公室機器都是賦能技術,除了提振勞工的生產力,勞工還得以帶著更多的工資回家。從這個角度來看,電腦革命不是二十世紀機械化的延續,而是反轉。由電腦控制的機器帶走的工作,恰恰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的大量機器操作員工作。勞工一度進入量產工業中工資還算不錯的工作,如今則面臨淘汰危機。 第11章 兩極化的政治 當社會結構出現裂痕,中產階級開始萎縮,自由民主制(liberal democracy)會發生什麼事?歷史上,貧富差距極大的社會,更容易走向寡頭政治與民粹革命。許多政治學家指出,廣大的中產階級是民主政體能穩定的基本支柱。極端不平等的長期存在,便解釋了為什麼自由民主制並未早點來臨。在前工業社會,地主菁英階級根本沒興趣讓其他人也擁有選舉權,窮人最關切的事則是不要餓死。若是中產階級不存在,就不會有不同的另一套期待,也不太會有人去要求民主。美國政治歷史學家巴林頓.摩爾(Barrington Moore)的經典著作《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最著名的一件事,也許就是一針見血指出:「沒有中產階級,就沒有民主。」(no bourgeoisie, no democracy)。 這句話雖然引來大量的批評,摩爾的重點並不是中產階級一定都會帶來民主。他要主張的是如同英國的情形,若要出現民主,地主菁英(landed elite)得先被取代——工業化替民主轉型做好準備。 長期以來,社會科學家就注意到經濟發展與民主之間有密切的關聯,但究竟是什麼力量促成那樣的關係,答案很難說。不過,有一派可信的解釋是工業化帶來新興社會團體,新團體握有財富後,開始要求更多政治力量。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書中,明確點出了工業革命如何改變社會的本質,挑戰舊有的權威秩序。 民主興起的確與偏好平等的價值觀普及有關,但相關概念並不是憑空出現。工業革命帶來的深遠改變不僅產生了持久的經濟成長,還大幅改變社會的組成,創造與動員了新興團體——尤其是中產階級與工廠勞動階級。福山的自由民主制度之路,自此始於馬克思的社會階級理論。馬克思主張,舊的封建制度出現的第一個新興社會階級是布爾喬亞。這個階級包含商人市民(merchant townsmen),這群人的財富來自貿易與大力投資工廠制度,進而帶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接著又帶來馬克思的第二個新階級:無產階級(proletariat)。無產階級的成員離開鄉村地區,前往新興的工廠城鎮。這些新群體無法參與封建制度的政治,但日益富裕,逐漸組織起來,要求獲得更多政治力量——也因此形成要求民主的壓力。 第12章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和蒸汽、電力、電腦一樣,屬於「通用技術」(GPT),能有各式各樣的應用。經濟學家伊恩.考克班(Iain Cockburn)、瑞貝卡.韓德森(Rebecca Henderson)、史考特.史登(Scott Stern)指出,探討人工智慧的發表出現了重大轉變,自電腦科學期刊轉換至應用導向的刊物。二○一五年,這三位論文作者評估,所有人工智慧的發表中,近三分之二屬於電腦科學以外的領域。 三人的發現符合一般觀察,人工智慧正在應用於五花八門的任務上。 自駕車在城市以外的進展大概會比較快速,也就是複雜元素較少的地方。二○一五年五月,戴姆勒賓士(Daimler–Benz)首度讓自動聯結車上路。此一自駕系統取得了內華達州的批准,只在公路上載貨,目前先在單純情境下試行。此外,二○一六年十月,科羅拉多州的自駕聯結車成功載送了五萬罐百威啤酒(Budweiser),自科林斯堡(Fort Collins)載至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卡車在州際公路上自行開了一百英里,但進入市區後,便由人類駕駛接手。 相關成果引發了不同的反應。今日有一百九十萬的美國人從事重型卡車與聯結車的駕駛工作。許多人擔心自駕卡車將造成「海嘯般的取代效應」,雖然這不太可能在接下來幾年就發生。 思考此類議題時,別忘了採行技術的障礙不只有技術方面的問題。先前的章節提過,當勞工面對著不佳的其他工作選項,替代技術大概會遭到抵制——後文會再回頭談這個問題。 當然,所有負責運輸工作與送貨工作的人類,並未因為自駕車興起便立刻陷入失業危機。經濟學家戈登等人工智慧的質疑者指出,就算「車子有辦法開到我家前面,包裹要如何從亞馬遜的貨車上,抵達我的前廊?」 別忘了,人類過去就靠著聰明的方式重新設計工作,解決了看似更為複雜的工程問題。莫拉維克指出,電腦很難做到人類輕鬆就能做的事,人類則很難做電腦輕鬆辦到的事。然而,雖然這種現象依舊成立,工程師已經能採取簡化步驟,讓簡單的任務更加簡單,解決莫拉維克悖論(請見第9章)。 很多人以為,工作若要能自動化,機器取代勞工的方法,就是複製一模一樣的人類程序——這是個常見的誤解,大部分自動化採取的方法其實是簡化。就連最先進的機器人,也無法複製中世紀工匠的動作與步驟。生產能自動化,方法只是把先前無架構的工作,在工廠環境中進一步切割與簡化。工廠的組裝線把工匠鋪的非例行性工作,轉換成機器人問世後便自動化的重複性工作。同樣的道理,我們自動化洗衣婦工作的方法,並不是發明多功能的機器人,有辦法砍樹、挑水、把外頭的柴火或煤炭送進火爐,接著執行用手洗衣的動作。此外,我們自動化燈夫工作的方式,也不是發明有辦法爬上路燈柱的機器人。 ⋯⋯ 美國中西部的卡車司機不太可能成為矽谷的軟體工程師。司機可能會接受工友的工作,或是對地面清潔維護、公園、房屋、辦公室的清潔感興趣(我們的預估顯示,在下一波的自動化這兩類工作不會受到影響)。如果成為工友,他將從年薪四萬一千三百四十美元的工作(二○一六年中位數年收入)的卡車司機,變成年薪兩萬四千一百九十元;如果他成為地面清潔維護人員,年薪是兩萬六千八百三十元;或是如果找到社會照顧員(social care worker)工作,每年會賺四萬六千八百九十元。然而,社會照顧員要求要有大學學歷。 經濟學家李昂提夫曾開過個玩笑:如果馬有投票權,牠們就比較不可能從農場上消失。雖然美國中產階級的命運和農場上的馬幾乎不能相比,我們也不認為美國人會束手待斃,乖乖接受工資的下滑。如果自動化只是暫時讓民眾收入減少,那麼民眾會願意接受自動化。然而,如果幾年後或甚至是數十年後,收入似乎依舊不太可能回升,民眾抵抗自動化的機率便會升高。如果個人無法開心接受市場判決,他們可以阻擋技術,或是透過非市場的機制與政治行動主義,要求進一步重分配。第3章提過,盧德主義者及其他團體就曾激烈抵制威脅到生計的機器,除了暴動,他們還向國會請願,呼籲政府限制引進勞工替代技術——然而他們徒勞無功,因為他們缺乏政治影響力。今日,勞工對於政府必須提供什麼不但有著更高的期待,他們還握有政治權利。 第13章 富裕之路 史上最糟糕的勞工年代有兩大特徵,一是勞工替代型的技術變遷,二是緩慢的生產力成長。如果人工智慧技術真如部分人士所設想的那樣驚人,我們可以對長期的情形抱持更樂觀的態度。艾塞默魯與雷斯特雷珀指出,傑出的技術(brilliant technology)比平庸的技術(mediocre technology)更能帶給勞工好處,因為傑出的技術讓我們富裕,並引發更多的需求:有更多人想取得其他由人類產出的商品與服務。 一九九五年至二○○○年間,工資的成長速度的確加快,電腦促成一段短暫的生產力大爆發,比先前與之後的年代更甚。然而,雖然高生產力成長永遠比緩慢成長來得好,但如果技術屬於替代型技術,工資的成長將會落後生產力的成長,即便經濟的其他地方冒出新工作,部分勞工的收入可能在過程中消失。這種情況除了近年來不斷發生,也是工業化年代典型的情形。 本書想傳達的訊息,就是我們其實以前就碰過這種情形了。別忘了經濟史學家伯格曾提過,伴隨工業革命而來的是「空前的流動需求,地域流動性與職業流動性都需要」。我們應該記住,機器「意味著失業,或至少帶來失業的威脅。最好的情況就是在失業後有辦法轉行,或是換到同領域的其他工作。」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謹記,「在這段時期,政治經濟學發生的概念轉變,同時也與階級鬥爭緊密連結〔這個現象很明顯〕。政治經濟學者極度嚴肅地看待英國蘭開郡一八二六年發生的反機器暴動,以及一八三○年的農業暴動。」 恩格斯停頓最終結束,賦能技術來救場,勞工取得新技術。然而,此時英國的一般老百姓已經整整過了三代生活水準下降的日子。今日的政府可以替人民著想,替技術變遷造成的社會成本承擔更大的責任,沒工作的青壯年男性如今比率愈來愈高;學歷在中學以下的民眾,謀生能力持續下降。隨著人工智慧輔助的自動化不斷前進,我們必須仔細思考短期間將引發的效應。生產力成長讓餅變大,原則上人人都能過得更好。而其中的挑戰落在政治領域的範圍,而不是技術。一方面,人工智慧擁有龐大潛能,可以讓我們更富裕;另一方面,勞工可能流離失所,政府必須小心處理短期的情勢。所謂的短期,對許多活在典型工業化年代的人們而言,就已經是一輩子。 如同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所言:「很多事都很難說,但向前走總比往後退好,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要擁抱、而不是抗拒技術進步……我猜想,在接下來的十年,這將會是個重大的辯論議題,在工業世界廣泛影響著政治。」 政府如果要避免技術陷阱,推行的政策就一定得帶動生產力成長,但又得協助勞工適應自動化波濤洶湧的浪潮。處理自動化的社會成本將需要重大的教育改革;還要提供搬家券,協助人民為了新工作搬家,減少換工作的障礙;此外,還應該要取消助長社經隔離的土地分區管制(zoning restriction);並透過稅額減免振興低收入戶的所得;提供工資保險(wage insurance)給因為機器失去工作的民眾;投資學前教育,降低下一代承受的副作用。在接下來的章節,我將一一帶大家看我們可以怎麼做。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

作者資料

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

  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新經濟思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未來工作學程」主持人;同時擔任二十國集團(G20)、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歐盟、聯合國,以及數間《財星》五百大企業顧問。於2016年名列瑞典商業雜誌《商業週刊》「最具影響力年輕意見領袖」第二名。   曾發表論文〈就業的未來︰哪些工作最容易被電腦化?〉,文中預估美國將有47%的工作面臨自動化風險,至今仍被視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學術引用超過四千次,並有超過百家媒體引述其內容,其中包括《經濟學人》、《外交》雜誌、《紐約時報》、《時代雜誌》等重量級國際媒體。   著述散見《金融時報》、《科學人》、《華爾街日報》專欄,專題書寫人工智慧的經濟學、技術史與工作的未來。

基本資料

作者: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 譯者:許恬寧 出版社:八旗文化 書系:近未來 出版日期:2020-09-02 ISBN:9789865524265 城邦書號:A1390207 規格:平裝 / 單色 / 512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