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查無此史: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印度其實沒有咖哩?西班牙人沒有滅掉阿茲特克?深度尋訪歷史上最「偉大」的謊言與真實
-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的七十年和平抗爭,守護西藏及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首刷限定尊者扉頁印簽】
-
維京傳奇:來自海上的戰狼【中古歐洲系列二部曲經典改版回歸】
-
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慶功破萬限量筆記本版】
-
犯罪手法系列2─毒物研究室:250種具有致命效果的經典毒物、植物、藥物和毒品(新版)
-
這樣說,跟誰都能聊信仰:不冷場、不對抗、不尷尬,聰明又友善的溝通法則
-
圖解建築結構入門:一次精通建築結構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應用
-
圖解S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下冊,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篇)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中冊,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科索沃篇)
內容簡介
後殖民理論是當代發展最快、爭議最多的文化論述之一。此一論述至少包含兩種向度:一是檢視宗主國對被殖民土地的佔領終結後,所產生的文化、經濟,及政治後果;一是辯證殖民與被殖民者的關係,如何在歷史的殖民主義終結後,依然支配我們想像與生活的空間。在這兩種向度下,有關第一/第三世界之別、東方主義、跨國投資、國族屬性、文化符號流徙等議題,已一再引起廣泛爭辯。
在統獨之爭方興未艾、香港九七已然逼近的時刻,後殖民理論對臺港及大陸的學者,具有獨特歷史意義。本書自四個角度,探討此一現象。【評介篇】綜論重要後殖民論說的源頭,及其「渡海而來」的意義。【辯證篇】介紹在文化實踐的過程中,後殖民觀點所引生的對話或爭辯。【文學篇】探討語言、文本、國族記憶的互動關係。【影像篇】凸顯電影媒介在跨國文化工業中,所扮演之微妙角色。
本書的作者,分別來自臺灣、香港、大陸、東南亞及歐美華人社群,他(她)們自不同政治及文化立場,提出對後殖民理論的看法。論證精密,感懷亦深,交流與交鋒的意義並存,為中文學界第一本有系統說明後殖民理論的文集。
作者資料
張京媛、劉禾、張國慶等人
《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作者簡介: 【評介篇】 張京媛 劉禾 張國慶 張錦忠 李佩然 【辯證篇】 葉維廉 梁秉鈞 邱貴芬 廖咸浩 廖炳惠 陳曉明 張頣武 【文學篇】 洛楓 鄭恆雄 孟悅 【影像篇】 廖朝陽 梁秉鈞 戴錦華 張頣武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