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生苦短,當思人為財死有何邏輯可言?悲劇是無解的嗎?往日情懷可以重建嗎?
社會失衡,當問犧牲誰比較好?誰該承擔歧視的重擔?公平正義的刻度?
政治紛擾,當知如果多數人都是輸家時怎麼辦?國家需要多久才能成熟?
80篇文章,80件大小事,在經濟學家眼裡蘊涵無限經濟玄機。
華文世界著名經濟學者熊秉元,他的兩篇散文被收錄在台灣高中課文,藉著各種極盡巧思的經濟學比擬,他將帶你深刻體認生命與社會意義。
【精采內容】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我開始成為專業的經濟學者;課堂之外,其他場合不知碰過多少男女老少,一旦知道我的身分,絕大部分是報以複雜的眼神:帶點客氣、調侃和同情!一般人忍受經濟學者,但是希望保持距離。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學家似乎有一種通病:他們太喜歡自己的學科,所以有點唯經濟學論──一切套用經濟分析,幾乎令人氣結。
例子之一:坐計程車到了目的地,正在掏錢時,計時器跳了一下,司機要多收五塊錢,雙方理論時,司機指手劃腳,車子往前移動幾公分,距離的碼錶又跳了一下,變成要多收十元!雖然只有區區十塊錢,可是有許多人會肝火上升,和司機理論半天,粗言粗語。然而,生活裡有多少場合,一擲千金而不皺眉吝色;區區十塊錢,買個饅頭都不夠,由錢的角度著眼,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因此,經濟學強調成本效益,顯然說不過去──為了小小的十塊錢,何必義憤填膺和大動肝火?對於這種合情合理的質疑,經濟學者當然應該有所因應。而且,除了自圓其說之外,最好還有些智識上的興味。
這本書的內容,是由八十篇短文所集成;短文分成四部分,可以用不同的符號來標示:春夏秋冬,是一種方式;起承轉合,是另外一種;還有,生老病死,也是一種可能。
無論是哪一種符號,其實都隱含兩個層次上的意義:一個層次,是關於表面的社會現象;另一個較高的層次,是如何來解讀和分析這些社會現象。因此,讀者在看這些短文時,不妨提醒自己:對於這些故事(社會現象),作者是如何分析和思索的?對於這些材料,自己又是如何分析和思索的?除了直覺上的價值判斷之外,最好有意識的問一下「為什麼」?
目錄
◎第一部 何不瀟灑一些?~經濟學家的人生哲思
‧人生目標和經濟分析
‧生命的比擬
‧站在逗點上
‧喜怒哀樂的邏輯
‧道德情操小論
‧比上不足
‧選擇記憶
‧犧牲誰比較好
‧指鹿為馬
‧和粉絲不期而遇
‧海綿刺蝟和傻瓜
‧人生裡的兩支魚竿
‧最後的堡壘
‧為何父不父子不子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
‧物理和經濟學點滴
‧何不瀟灑一些?
‧道理淺中求
‧大師的招數
‧蒲士納的便士
◎第二部 悲劇是無解的嗎?~經濟學家的理性與感性
‧人為財死的邏輯
‧報應的邏輯
‧正義的邏輯
‧正義的刻度
‧暴虎馮河值幾個錢
‧亞當斯密也嘆息
‧經濟分析幾時休
‧縱貫法學
‧什麼是好的理論?
‧把文章寫好
‧衝突的起承轉合
‧往日情懷可以重建嗎?
‧智慧的點線面
‧螞蟻和蜜蜂的經濟思維
‧悲劇是無解的嗎?
‧多多益善的曲折
‧讀法律以修水管
‧自由的身影
‧到底誰在貼標籤
‧一本書的啟示
◎第三部 當多數人都是輸家時~經濟學家的社會觀察
‧半大人和二十仔
‧不是追救護車
‧可以聚眾換偶嗎?
‧駝獸紀
‧裁其跅弛百年樹人
‧一個啦啦隊員之死
‧愛滋器官的價值
‧優雅的關鍵時刻
‧可長可久之道
‧誰該承擔歧視的重擔?
‧市場啟示錄
‧坐在金礦上
‧爾愛其羊就能求羊得羊?
‧文明善後
‧商品的市場和言論的市場
‧當多數人都是輸家時
‧為何不公投綁大選?
‧台灣職棒的可能出路
‧為何不投降?
‧高牆裡外
◎第四部 在歷史的足跡裡迷惘~經濟學家的兩岸漫遊
‧海峽兩岸的司法女神
‧北京見聞――以小見大
‧北京見聞――經濟活動、時間和空間
‧在歷史的足跡裡迷惘
‧向前看
‧海峽兩岸的同與不同
‧遊學大陸法學院點滴
‧要怎麼收穫
‧台灣有什麼特別?
‧吻一下,值兩百萬
‧序中有亂
‧台北杭州,寶島風情畫
‧中華民國在大陸
‧中華民國在台灣
‧拼圖兩岸三地間
‧到民主之路
‧化古老為神奇和新台幣
‧雁過拔毛的故事
‧國家需要多久才能成熟?
‧台灣經驗停看聽
‧人生目標和經濟分析
‧生命的比擬
‧站在逗點上
‧喜怒哀樂的邏輯
‧道德情操小論
‧比上不足
‧選擇記憶
‧犧牲誰比較好
‧指鹿為馬
‧和粉絲不期而遇
‧海綿刺蝟和傻瓜
‧人生裡的兩支魚竿
‧最後的堡壘
‧為何父不父子不子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
‧物理和經濟學點滴
‧何不瀟灑一些?
‧道理淺中求
‧大師的招數
‧蒲士納的便士
◎第二部 悲劇是無解的嗎?~經濟學家的理性與感性
‧人為財死的邏輯
‧報應的邏輯
‧正義的邏輯
‧正義的刻度
‧暴虎馮河值幾個錢
‧亞當斯密也嘆息
‧經濟分析幾時休
‧縱貫法學
‧什麼是好的理論?
‧把文章寫好
‧衝突的起承轉合
‧往日情懷可以重建嗎?
‧智慧的點線面
‧螞蟻和蜜蜂的經濟思維
‧悲劇是無解的嗎?
‧多多益善的曲折
‧讀法律以修水管
‧自由的身影
‧到底誰在貼標籤
‧一本書的啟示
◎第三部 當多數人都是輸家時~經濟學家的社會觀察
‧半大人和二十仔
‧不是追救護車
‧可以聚眾換偶嗎?
‧駝獸紀
‧裁其跅弛百年樹人
‧一個啦啦隊員之死
‧愛滋器官的價值
‧優雅的關鍵時刻
‧可長可久之道
‧誰該承擔歧視的重擔?
‧市場啟示錄
‧坐在金礦上
‧爾愛其羊就能求羊得羊?
‧文明善後
‧商品的市場和言論的市場
‧當多數人都是輸家時
‧為何不公投綁大選?
‧台灣職棒的可能出路
‧為何不投降?
‧高牆裡外
◎第四部 在歷史的足跡裡迷惘~經濟學家的兩岸漫遊
‧海峽兩岸的司法女神
‧北京見聞――以小見大
‧北京見聞――經濟活動、時間和空間
‧在歷史的足跡裡迷惘
‧向前看
‧海峽兩岸的同與不同
‧遊學大陸法學院點滴
‧要怎麼收穫
‧台灣有什麼特別?
‧吻一下,值兩百萬
‧序中有亂
‧台北杭州,寶島風情畫
‧中華民國在大陸
‧中華民國在台灣
‧拼圖兩岸三地間
‧到民主之路
‧化古老為神奇和新台幣
‧雁過拔毛的故事
‧國家需要多久才能成熟?
‧台灣經驗停看聽
序跋
〈自序〉二十年如一日
二十年前,我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二十年後,繼續推出文集,但是時空已經大不相同。一九九三年,我把散文集送給「天下文化」,編輯評估之後,認為「雜文」的市場有限,態度非常保留。高希均教授獨排眾議,認為「天下文化」每年可以負荷兩、三本賠錢的好書。結果,書出之後一週內就再刷,前後刷了二十餘次,並且是當年「金鼎獎」推薦的優良作品之一;那本不被看好的散文集,名為《尋找心中那把尺》。
二十年來,除了學術論著之外,我一直維持「社普」的寫作。稍有薄名之下,曾有幾家報紙邀請,希望我寫社論,甚至委以「總主筆」重任。我都辭謝,原因很簡單:寫社論要立場明確,還要扣緊時事;散文可以宣揚理念,毋須被是非黑白所羈絆。此外,我曾受邀進入行政體系、擔任政務官,我也辭謝,原因也很簡單:寫文章,自己就可以完成;擔任行政職務,需要折衝協調,EQ要高,遠非我所能負荷。而且,和權力保持一點距離,分析時可以更中性;失的是身在其中的熱鬧,得的是旁觀者清的疏離。二十年以來,不寫社論,不擔任行政職務,始終如一。
當然,二十年裡,也有許多變化。第一本散文集裡的作品,大多數是在報紙的副刊露面,而且是以筆名「尹明」(隱名)發表;作品增加之後,陸續以本名和職稱(經濟學者)具銜。在台灣的《聯合報》、《經濟日報》、《印刻文學生活誌》、香港的《信報》和大陸的《南方周末》等等,我都曾撰寫專欄。這些散文作品,也曾在大陸以簡體字發行。多年之後,曾有大陸的學生告訴我,看了我的書才轉讀經濟;也曾有經濟學教授告訴我,大學時就是看著我的書學經濟。這些點滴,有點令人意外,真的是始料所未及。
二十年前,小兒三歲,牙牙學語;二十年後,他即將大學畢業。他的專業是自然科學,書名《經濟學了沒?》是他的主意。就他而言,確實修了經濟學,而且老師不是別人,就是我!
二十年前,紙本書還是主要的閱讀媒介;二十年後,網路世界大行其道。報紙、雜誌、部落格等等,彈指之間,垂手可得,紙本書的市場,大幅萎縮。未來發展如何,令人充滿好奇的拭目以待。然而,商周願意出版這本散文集,我很佩服,也很感念。我也很感謝編輯陳玳妮小姐,她很負責而且效率極高。
最後,二十年如一日,至少有兩種意義。第一種意義:二十年來,我沒有改變初衷,也沒有改變立場;以社會科學研究者(特別是經濟學者)的身分,寓教於故事/散文。第二種意義:二十年轉眼而過,有沒有沉澱和累積出足夠的智慧結晶,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呢?當然,這個問題,最好由讀者來回答!
內文試閱
人為財死的邏輯?
對於貨幣,人們幾乎已經形成一種本能般的反應;
只要涉及錢,潛意識立刻啟動因應的機制。
「鳥為食亡,人為財死」,是生活裡常用的諺語。然而,稍微琢磨就能發現,這句諺語有個小問題:沒有食物,鳥非死不可;為爭食物而傷亡,合於情理。可是,對人類而言,財物不是必需品,為什麼人們卻往往為之粉身碎骨,甚至家破人亡呢?兩者相提並論,似乎有點錯誤類比!
不過,人為財死,確實是精確而深刻的描述。為什麼呢?問題看來簡單,要找到理直氣壯的答案,似乎並不容易。也許,由一個相關的問題著手,要清楚一些:普天之下,絕大部分的人都愛「錢」,為什麼?
談到「錢」,經濟學者當然有話說。任何一本《經濟學原理》裡,都詳細列舉貨幣的四大功能:錢是計數的單位,可以標示出一塊、兩塊、三塊等。錢是交易的媒介,取代了以物易物的諸多不便。錢可以用來儲藏價值──番茄五天之後就腐壞,貨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只要通貨膨脹不嚴重,齧咬紙幣的蟲類不多。最後一點,錢是支付債務的工具,所以,交易毋需現買現賣,而可以先享受後付款。
然而,了解教科書裡四平八穩的定義,還是無法聯想錢為什麼如此重要。也許,先追本溯源,再回到當下,更能體會到貨幣的重要。
在古老的原始社會裡,沒有現代的紙鈔硬幣,也沒有貝殼羽毛等等原始貨幣。人們打魚狩獵為生,生活裡最重要的,是謀生的工具,弓箭刀矢之類。對人們而言,不只是帝力於我何有哉,貨幣也是如此──貨幣無關生存繁衍,也無關生活起居,何必重視!
相形之下,現代生活裡,貨幣的身影幾乎無所不在。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貨幣隱含著行為上的「可能性」,也意味著諸多的「限制」:有了貨幣,可以買食物玩具、汽車洋房等等;無論是必需品或奢侈品,有錢才能享受。另一方面,每個人大概多少都有類似的經驗:口袋裡硬幣剛好差一、兩塊錢,所以買不了礦泉水或上不了公車,不得不先換錢或提錢,折騰之後才動得了身。而且,看到媒體上無所不在的名車豪宅,更能體會到自己阮囊羞澀。因此,生活裡的點點滴滴,日積月累之後,慢慢雕塑出人們對於錢的概念。和其他東西相比,貨幣的地位獨特而無與倫比。對於貨幣,人們幾乎已經形成一種本能般的反應;只要涉及錢,潛意識立刻啟動因應的機制。或者小心守護,避免減損;或者勉力爭取,希望增添。
由這種角度考量,或許可以解釋許多常見的現象:在餐館裡點菜或在超市買東西時,往往盯著價格看,即使價格之間的差別,遠遠比不上口味差別來得重要。親兄弟明算帳,即使手足之情無可替代。笑貧不笑娼,因為娼所代表的可能是服飾光鮮、手頭闊綽,而安貧樂道是一種價值,卻不容易長久堅持。還有,很多時候,為了數額不大的金錢,往往啟動生理和心理大規模的反應,金額大小和反應強弱,經常不成比例,社會新聞裡,很多鬥毆凶殺的原因,正是為了微不足道的金錢。
由貨幣的性質,可以了解金錢的重要;而金錢和財富,只是一線之隔:金錢累積之後,就是財富。因此,追根究柢,人會為財而死,是因為貨幣/金錢/財富的特殊性。由演化的角度著眼,貨幣是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有了貨幣之後,大幅地擴充了經濟活動的空間。人類文明的進展,直接間接都和貨幣有關。然而,由貨幣所衍生出的財富,卻悄然無息地帶來新的問題。
人為財死,大概就是這些問題比較極端的註腳吧!
半大人和二十仔
延緩成熟的時間拉長,社會將變成什麼模樣呢?
對於自然科學研究者而言,科技日新月異,可是元素分子的基本結構,千百萬年來一直不變。相形之下,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人)卻今非昔比;而且,人變化的步調,似乎沒有減緩的跡象。
頂客族(DINK)和「成人子女」(adult children)的現象,已經廣為人知。頂客族指夫妻都工作,但是選擇自己過日子,不要有子女。成人子女是長大成人之後,還住在父母家裡;即使結婚,也是分居兩地;經濟上依賴父母,情感上也不例外。無論頂客族或成人子女,雖然隨處可見,都還不是社會的主流。而且,這兩種現象,只涉及生活方式的選擇,不涉及生物結構的變化──還是同樣的原子分子。然而,半大人和二十仔的現象,是新生事物,而且涉及人的根本結構。
話說從前,一九七○年之前,心理學界一直認為:人成長的過程,分成幾個明顯的階段;青春期之後,就是長大成人。而且,隨著年齡的成長,由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再成家養兒育女,是環環相扣的過程。
然而,一九七○年開始,心理學家發現「半大人」的個案日漸增加。青春期過後,有些人心智上並沒有長大成人;似乎,在青春期和成人這兩個階段之間,多了一個猶豫徘徊的時期。對於這群不大不小的人,心理學家用新的詞彙來描述: 或者叫「半大人」(emerging adult),或者稱為「二十仔」(20-something)。
行為上,半大人在學校時,沒有明顯的目標;踏出學校後,也不急於找事;常換工作,也常換伴侶。很多的時間和心思,花在自己身上。心理上,二十仔通常不願意作承諾或認定某種價值,他們覺得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值得稍作探索,不急於走進就業結婚定下來的老套。有些具體的數字,可以反映半大人/二十仔和上一代人的差別: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他們平均換過七個工作;一九七○年的平均結婚年齡,男二十三歲、女二十一歲;二○○九年,男二十八歲、女二十六歲。三分之二的人,有過同居的伴侶。
半大人/二十仔的出現,不只是學理上的發現,而且有具體的政策涵義。譬如,這群半大不小的年輕人,一但有適應上的問題,既不適合青春期少年的待遇,也不適合成年人待的機構。他們需要的,可能是一種真正的「中途之家」──在裡面待上一段時間,等生理心理都準備好之後,再重新走入社會。
進一步分析半大人/二十仔,發現他們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似乎和他們腦部的發育相呼應。科學界過去一直認為,人類腦部的發育,青春期後不久就減緩而後停止。可是,近二十年的研究卻發現,腦部的發育到二十五歲左右才減慢。而且,最後發展的區域是集中在腦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和小腦(cerebellum),負責情緒控制和抽象的認知。似乎,人類演化軌跡,使心理/行為變化和生理結構進展的腳步,終於能並駕齊驅。對於這種鬼斧神工般的轉折,如果達爾文在世,不知道會興奮或訝異!
對於社會科學研究者而言,半大人/二十仔的現象有諸多啟示。首先,人的意義,顯然是不斷地被重新界定和充填。其次,一個成年人所享受的權利和該承擔的義務,當然也要隨之變化。最引人深思的,是造成半大人/二十仔出現的原因:社會富裕之後,各種資源充沛,所以有條件讓下一代的人延緩成熟的腳步嗎?
還好,和頂客族及成人子女一樣,半大人/二十仔目前還只是少數,而不是主流;而且,目前延緩的時光,也只有五年左右而已。可是,如果他們變成社會的主流,人人如此;或者延緩成熟的時間拉長,社會將變成什麼模樣呢? 喜怒哀樂的邏輯
人不是情感的動物,人是成本效益的動物!
十八世紀的哲學家休姆(David Hume, 1711-1776)嘗言:「理智是情感之奴。」(Reason is a slave the passions.)這是文言文,白話文是:「人是情感/情緒的動物!」
無論是文言或白話,對於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等,歷來的哲學家和一般社會大眾,無不認為是駕馭人的原始力量。人為情感/情緒所使喚,即使是少得可憐的理性/理智,也只是居於被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景況,真是可憫和可悲。
然而,剛過世不久的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特勞茲(Claude Lévi-Strauss, 1908-2009)提醒世人:原始部落裡看來古怪奇特、甚至是荒誕不經的儀式舉措,其實都有跡可尋。而且,種種作為反映了他們的世界觀,背後有共同的邏輯。這位大師的見解,相當程度改變了學界和世人對原始部落的認知。
當然,原始部落人們的邏輯,和現代物理化學數學(經濟學?)等等科學所架構的邏輯,顯然不太一樣。那麼,對於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等情懷,現代科學是不是也有新的、不同的解讀呢?
行遠自邇,先從簡單的情境開始琢磨。如果人真的是情緒的動物,那麼動物一旦受到環境裡的刺激,會直接不假修飾地表達喜怒哀樂。可是,非常奇怪,每個人都可以自問:被父母師長責備時,有多少人會回嘴或怒目以對?對於上司或面試的主考官,有多少人會直接宣洩心中不滿的情緒?大概不多,除非打定主意「此處不留人」!
可見得,對於情緒的運用,還是有規則可循;而且,一言以蔽之,喜怒哀樂的邏輯,就是簡單的成本效益。對上司/主考官/指導教授發怒的成本高而效益低,因此不值得這麼做,做了不划算!
不過,捫心自問,很多人把氣往父母手足身上出,對於朋友卻客氣有禮得不得了;寧願得罪家人,不願意對朋友稍稍失禮。似乎,家人比不上朋友,這又是為什麼?
這種現象,所在多有,看起來奇怪,其實一點就明,而且無庸外而求也,就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得罪家人,家人還是家人,血總是濃於血;可是,得罪了朋友,朋友可能就不再是朋友,甚至變成敵人。因此,毋須掰腳趾頭加減計算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則反是。萬物之靈的人們,自然會去彼取此。
可是,另一種心境感懷,似乎也屢見不鮮:得罪朋友時,不會有罪惡感;做了對不起父母、讓父母失望的事,往往有濃厚的罪惡感。怎麼回事?這種對比,其實也不難解釋。傳統社會裡,家庭要發揮生產消費、儲蓄保險等功能,一起面對大自然的考驗,一起度過人禍天災。倫理關係緊密,才能夠同舟共濟。要使父母子女之間關係緊密,最好在觀念上發展出支持的對應條件;父慈子孝的觀念,就是支持倫常結構的重要條件。
然而,這不是有點矛盾嗎?可以得罪家人,卻不願意得罪朋友;可是,對不起父母時會覺得歉咎神傷,對不起朋友時卻沒有類似的感受。為什麼?稍稍琢磨就可以體會,這種表面上的矛盾,正反映了人在處理情緒時的粗緻細微處。朋友是一時的,父母是永久的。因此,小的利害上,可以以朋友為重,犧牲父母家人;在長遠的考量上,當然還是要呵護父母家人的權益。
由此可見,對於愛恨情仇及喜怒哀樂的運用,人們還是自覺不自量、有意無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響。精確具體來說,人不是情感的動物,人是成本效益的動物!理智不是情感的奴隸,情感才是受到理智的駕馭和節制!
事實上,喜怒哀樂的情懷,值得仔細琢磨,而不是哲學家式一廂情願的認定。追根究柢,在大自然的演化過程裡,萬物之靈的人也經歷了漫長的蛻變。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等等,都是這個漫長過程的結晶。
在粗淺的程度上,生物有暖飽情慾的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滿足,生物體自然發出訊號,毋須再做探尋。因此,胃裡塞滿食物之後,會有「飽」的感覺;身上有衣物之後,會有「暖」的反應。同樣的道理,喜怒哀樂等情懷,也是一種生物上的反應,反映了生物體所面對或經歷的情境。在河裡捕著了魚,會覺得欣喜;到口的肥肉丟了,會覺得憤怒,如此等等都是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反映。
比較重要的,是這些生理上的反應,除了是生物體的宣洩之外,還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具體而言,每一個人生,都可以看成是多回合的賽局(a repeated game)。這一回合所發生的事,對未來會產生影響。因此,喜怒愛樂的情緒,是對已經發生事的反應;除此之外,也對未來有提醒、儆示、刺激、誘發的作用。譬如,學習或工作上達到目標,得到嘉勉,有了「喜悅」的情懷;這種肉體和心理上的狀態,會誘發往後的行為,希望能帶來更多類似的情懷。
在更抽象的層次上,喜怒哀樂等情緒和理性合縱連橫,發揮互補和合作的功能,希望能保障和增進生物體的福祉。譬如,討價還價不成,「一氣之下」掉頭而去;左思右想猶豫不決,「血氣之勇」直接示愛等等。因此,情緒等於是一種規則(stopping rule),指示生物體放棄眼前的道路,轉換到另一條軌跡上!
原始社會裡的儀式規矩,有共同的邏輯,值得以理解之。同樣的道理,人類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等情緒,也有隱藏其下的邏輯,值得以理解之——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 優雅的關鍵時刻
生死一瞬間時,優雅變得太貴時,就消失不見了。
東西便宜就多買些,貴了就少買一些。這是婦孺皆知的常識,經濟學裡名為「需求法則」。這個無甚高論的概念,不僅放諸四海而皆準,即使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依然成立。
「鐵達尼號」(Titanic)下水時,號稱世界最豪華的郵輪、沉沒不了。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處女航,由英國南漢普敦駛向紐約;十四日深夜撞上冰山,兩個小時四十分鐘之後沉入海底。船上兩千兩百零七名旅客和服務人員,有七百零六人獲救,其餘全葬身大海。一世紀以來,鐵達尼號所引發的小說、戲曲、電影、詩歌,幾乎不可勝數。三年後,在愛爾蘭外海,「路西塔尼亞號」(Lusitania)郵輪被德國潛艇的魚雷直接命中,十八分鐘後沉入汪洋。船上一千九百五十九名人員裡,有六百四十六獲救,一千三百一十三人喪生,也是航運史上最慘重的船難之一。
兩次船難都令人驚心動魄,雖然在知名度上兩者相去很多;對於經濟學者而言,又是可以比較分析的題材。兩艘巨輪沉沒的時間長短不同,可是逃生獲救的比例卻相去不遠:鐵達尼號,百分之三十二;路西塔尼亞號,百分之三十二點六。然而,仔細深究,獲救人員的結構卻迥然不同。在兩艘客輪裡,都分成頭等艙、二等艙和經濟艙。那麼,不同艙別的旅客和婦孺之間,擠上逃生挺而存活的比例,有沒有明顯的差別呢?
鐵達尼號上,頭、二、三等艙的旅客,生存率分別是百分之六十一點七、四十點四、二十五點三;男性和女性的生存率,分別是百分之二十點六、七十二;相形之下,路西塔尼亞號上,頭、二、三等艙的旅客,生存率分別是百分之十九點三、二十九點五、三十二點五;男性和女性的生存率,分別是百分之三十四點三、二十八。
路西塔尼亞號的旅客,艙別和存活率沒有特別明顯的關聯,甚至有點反向相關。第二,婦孺存活的比率,在鐵達尼號上遠高於在路西塔尼亞號上。最直接的解釋,是兩艘船下沉的時間不同。鐵達尼號的旅客們,可以相對從容地讓婦孺先上救生艇。路西塔尼亞號的旅客們,比較像戲院失火時的觀眾,大家奪門而出,不分年齡性別身分。一言以蔽之,時間充裕時,即使是面對生離死別,社會規範禮教還是有發揮的空間;相對的,生死一瞬間時,優雅變得太貴時,就消失不見了。因此,人們在大難臨頭時的行為,也可以由經濟分析來解釋。
以上這些生動有趣的內容,發表在二○一一年第一期的《經濟學視野》(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作者有三位,由著名的瑞士經濟學者布諾佛瑞(Bruno Frey)領銜。然而,二○一一年第三期裡,刊出了編輯致佛瑞的信,質疑他把幾乎相同的文稿,投到四個不同領域的期刊。因為內容有趣,所以幾乎同時刊載。這是嚴重違反學術倫理的作為,他要求作者解釋。佛瑞的回信,也同時刊出;他坦承錯誤,一肩扛起責任。雖然沒有提出解釋,但是保證以後絕不會再有類似行為。
在國際經濟學界,佛瑞是響叮噹的人物,發表過許多既叫好又叫座的論文;和兄弟瑞尼佛瑞(Rene Frey)是著名學術刊物的共同主編,在歐洲經濟學界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的人物。「一稿多投、同時刊載」的事發生之後,一世英名即使不是毀於一旦,也要大打折扣。
可是,為什麼呢?他早已功成名就,不需要靠論文升等爭取經費或爭排名;在學界裡,他應該樹立典範,引領風騷,而不是犯下這種少見的低級錯誤。他有充分的時間取捨,卻在可以優雅的關鍵時刻,留下十分不堪的身影,為什麼?他的作為,似乎令經濟分析詞窮。
鐵達尼號和路西塔尼亞號,都有許多受害者;但是,同時是這兩艘船的受害者,佛瑞倒是第一位。
犧牲誰比較好?
面對兩難和考驗時,與其訴諸於道德哲學,不如向生活經驗求援。
「火車駕駛看到前方軌道上有五個人,可是煞車失靈。但是,方向盤沒失靈,他可以輕轉方向盤,轉入另一個軌道,而這個軌道上只有一個人。那麼,你的選擇如何,轉不轉方向盤?」這個假設性的情境,是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 1953-)的開場白。他的課程名為「正義」(Justice),是哈佛最受歡迎的課之一,選修的同學,動輒數百人,甚至超過千人。
描述完情境之後,他要同學舉手表示選擇如何。結果,絕大多數的同學,選擇轉方向盤、撞一個人。然後,他話鋒一轉,把情境稍稍調整:「前方軌道上還是有五個人,煞車還是失靈;你站在天橋上,旁邊剛好是一個胖子。把胖子推下天橋,可以擋住火車(!)。那麼,你的選擇如何,推還是不推?」再舉一次手,結果迥然不同,剛好相反。這一次,絕大多數的人認為,不該把胖子推下天橋,犧牲一個人救五個人。
桑德爾請教在場的男女老少(還有旁聽的白髮長者),原因為何。幾位聽眾表示意見之後,他介紹人們思索的兩種依據:後果式思維(consequentialist reasoning),以結果(犧牲一或五個人)來取捨;規範式戒律(categorical reasoning),以道德上的理念判斷是非,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桑德爾的專長是政治理論,由道德哲學的角度解讀問題,順理成章。然而,同樣的情境/問題,也可以由其他更直接的角度來闡釋。
首先,面對軌道上的一個人和五個人,五個人不該在軌道上,他們是錯的;另外的那個人,是在火車不會經過的軌道上,是對的。然而,絕大多數的人會選擇犧牲一個人,救五個人。取捨的標準很簡單: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根據常情常理,根據輕重大小,多數利益要高於少數利益。而且,深一層的考量是,每個人可以自問:在一個和五個人這兩個群體裡,自己屬於哪一種的機率比較高?簡單的數學,剛好呼應生活經驗的直覺判斷;有五倍的機會,會屬於多數組。因此,無關道德哲學,由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出發,就可以得到合於情理的解釋。
其次,在胖子出現的情境裡,雖然還是一個人和五個人之比,意義已經大有不同。天橋上的胖子,是善意的第三者;雖然也是一個人,身分上卻和鐵軌上的那個人,有著微妙的差別:鐵軌上的那個人,性質上和另外那五個人類似;天橋上的胖子,性質是旁觀者,和同是旁觀者的自己比較接近。因此,設身處地,自己也可能是旁觀的胖子(或另一種場景裡的瘦子);在輕重取捨上,不再是一與五之比,而比較像是一與一之比。如果是一比一,犧牲胖子就幾乎等於犧牲自己;由同理心的角度,當然沒有理由這麼做!
在比較抽象的層次上,後果式思維和規範式思維,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產物。依情境不同,人們會援用不同的概念,以面對生活裡的各種考驗。而且,規範式思維隱含的價值判斷――對錯、是非、善惡、高下、美醜等等――並不會憑空出現。在人類長期的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這些概念。靈活運用這些概念,可以讓人們競爭存活的能力上昇,希望得到比較好的「結果」。因此,後果式思維和規範式思維之間,並不是截然對立,而是有相通之處。
大部分人沒有學過道德哲學,但是所有的人都有生活經驗。因此,面對兩難和考驗時,與其訴諸於道德哲學,不如向生活經驗求援。
作者資料
熊秉元
著名法律經濟學家。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後,返回母校;在台大經濟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經濟學和經濟學方法論。目前為(台灣)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並擔任浙江大學法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來在兩岸推展「法律經濟學」,漸有成果。兩岸四地大學的法學院裡,擔任講座教授的經濟學者,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 除學術論文外,出版過《燈塔的故事》、《尋找心中那把尺》、《大家都站著》、《我是體育老師》、《會移動的城堡》、《熊秉元漫步法律》、《法律經濟學開講》、《走進經濟學》、《吃魚的方法》等書,並曾在台灣《經濟日報》、《印刻文學生活誌》、《聯合報》、香港《信報》、和大陸《南方周末》等發表專欄。熊氏是經濟學家,也是散文家;在華語散文界,他與著名的經濟散文學家「頂俠」張五常並稱,有「巨俠」之譽。作品被知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為「熊氏散文」,他的兩篇文章被選為台灣高職國文的課文;在華人經濟學界,獲此殊榮僅有熊氏一人。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