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榮登紐約時報、亞馬遜教育類暢銷書排行榜,CNN等各國媒體強力報導!
十年前,芬蘭、南韓、波蘭學童的PISA表現平平無奇,
現已名列十大聰明國家,他們如何成功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
本書深入教育強國,揭開三種教育模式,讓你重新思考孩子學習的可能性。
聰明,教得出來嗎?
英文的「資優」(gifted)本身就意味天賦,是與生俱來的才能,不是努力認真就可以獲致的能力。然而現在世上有幾個國家,幾乎全國的小孩都在努力學習,希望自己能更聰明,聰明的提出詳盡週全的論點,聰明的解決前所未見的難題。
也就是說,這些孩子努力學習如何思考,如何在變動的未來成功站上浪頭。
在這些新的教育強國中當學生,會是什麼樣子?
為了幫下一代尋找解答,本書作者(也是《時代》雜誌記者)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追蹤採訪三名遠赴這些教育強國,體驗當地學校生活一年的美國學生。十五歲的金,辛苦籌募一萬美金後暫別家鄉奧克拉荷馬州,前往芬蘭;十八歲的艾力克,捨棄明尼蘇達州一個富裕市郊的舒適生活,換取在南韓一個蓬勃發展的城市——釜山的生活經驗;十七歲的湯姆,離開賓州一歷史悠久的小鎮,前往夢想國度波蘭。
透過這三位提供第一手情報的交換學生,我們得以一窺身經百戰、遍體鱗傷的教改者、睡眠不足面色蒼白如殭屍的學生,還有一位年收入四百萬元的補教名師。他們的故事加上作者對這些國家教育問題突破性的研究,揭露一個令人吃驚的轉型模式:在幾十年前,這些國家並沒有「聰明」學童。但在這幾十年內他們出現驚人進步,因為學校教育轉趨嚴格;父母改專注於重要的事情上;學童開始相信教育會為人生帶來希望。
本書是報導文學的傑作,關於在迅速變遷世界中如何養成能力、逆勢而起的真實故事。
【名家推薦】
「作者深入這些教育強國的文化環境,分析比較,凸顯出美國現行教育不合理之處……關鍵是書中揭露的驚人視角能否為美國教育界帶來改革的決心。」
──《紐約時報書評》
「如果你關心教育,就一定要看這本書。藉由講述三名勇敢的孩子在異國所學,本書指出若要著手改善教育問題,他國可供我們借鏡之處。瑞普立運用其精湛的敘事能力提供讀者實用,並具啟發性的深刻洞見。」
──華特‧艾薩克森(《賈伯斯傳》、《富蘭克林傳》作者)
「這是一本實事求是,不找藉口,認真探討我們可以如何改善所有孩童學習成效的書,不論是來自最富裕或是清寒家庭的孩子都能受惠。沒有陳腔濫調和意識形態之爭,而本著學生的親身經驗提出建議。」
──喬艾爾‧柯萊恩(美國 Amplify(直譯「擴大」)數位教材出版商執行長,前紐約市教育局局長)
「這本書給我希望:我們也能建立平等、嚴密的教育體制——只要我們能從那些教育強國的例子學到教訓,並把重心放在培訓師資,而不是處罰老師。」
──蘭迪‧魏嘉騰(美國教師聯盟主席)
「亞曼達‧瑞普立的報導具備難得一見的深度和客觀公正。她發掘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還有一個真實、複雜的世界——其他國家的教育制度雖各自有其不足之處,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真實教訓。這是身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我,這陣子看到最具獨到見解的一本書。」
──道格‧雷莫夫(Teach Like a Champion (暫譯:教無不勝)作者)
「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亞曼達.瑞普立點亮讓我們下一代更上層樓的途徑。」
──溫蒂‧柯普(美國非營利組織「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創辦人兼主席,「為所有人而教」(Teach For All)執行長)
目錄
主要人物
前言
第一部 秋季
01藏寶圖
02離鄉
03壓力鍋
04一道數學題
第二部 嚴冬
05美國人在烏托邦
06動力
07蛻變
第三部 春暖
08不同
09年薪四百萬的教職
10返家
後記
前言
第一部 秋季
01藏寶圖
02離鄉
03壓力鍋
04一道數學題
第二部 嚴冬
05美國人在烏托邦
06動力
07蛻變
第三部 春暖
08不同
09年薪四百萬的教職
10返家
後記
內文試閱
第六章
動力
上完星期六的課後,艾力克搭上擁擠的80號公車,正要回家。那些女孩已經停止尖叫;艾力克的名人光環已褪去。他花很多時間一個人讀《尤里西斯》。
「嗨,你好嗎?」
艾力克抬起頭來,用道地美國腔和他打招呼的是一個長髮及肩、戴著髮圈的韓國女孩。他在南山看過她,也知道她住在和他同一社區,不過自離開明尼蘇達後,他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用他那麼熟悉的腔調講話。
「我叫珍妮。」她的聲音低沉,臉上常是面無表情,不過一笑整張臉就亮起來了。艾力克也對她微笑。
「為什麼妳的英文這麼好?」
珍妮笑了,她解釋,雖然她出生在韓國,但她小時候住過內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和賓州的匹茲堡。童年時期大多在美國心臟地帶度過,所以有這樣的腔調。但她念中學時,又舉家搬回韓國。回到韓國對她來說是段痛苦難忘的經歷,所以她完全能體會艾力克的感受。
「一開始我簡直不能相信那麼多人在上課時睡覺」她表示。「但是很快我就跟著睡了。」
在美國時,珍妮上游泳課、彈大提琴,通常十點前就上床睡覺了。到了韓國,她就跟所有她認識的同學一樣,得上補習班,幾乎每晚都念到超過十二點。珍妮就是研究人員稱為「同儕效應」的活生生例子:她會因為身邊的朋友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表現。
「在這裡我就是覺得自己需要用功,因為我所有朋友都很用功。」
艾力克和珍妮一路聊到住家前。能有一個真正的韓國人證實他的想法,他頓時安心不少。他並非只是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白人少年;事實上,以客觀的角度看,韓國高中還是糟透了。他們都同意這點。
「兩個國家的小孩子是一樣的。」珍妮表示。「他們就是小孩子啊!只是被帶大的方式不一樣。韓國孩子有種東西,那種東西驅使他們努力用功。」
而現在珍妮也有了那股驅力。她在南山高中二年級,大約四百名同學中排名第二十七。她現在為自己訂的標準和在美國時不同。「我的成績要更好才行。我後悔今年沒有用功一點。」她邊搖頭邊跟艾力克說。儘管她的成績已經很好了,她看起真的很難過。艾力克很是疑惑,就好像聽一位奧林匹克游泳選手抱怨自己身材走樣。珍妮在班上排名前百分之十,但這樣還不夠。他這才了解,韓國學生對於讀書這件事的受虐狂傾向讓他們凝聚在一起,他們藉由苛責自己,鞭策自己繼續向前。
跟他認識的大多數韓國人一樣,珍妮的自我要求很高,對自己的表現評價很低。他很好奇,如果當初她留在美國,是不是就不會這樣批判自己了。她的評判標準會盪到谷底,就像剛回韓國時飆到天際那樣嗎?動力是完全視所處環境而定的嗎?
珍妮很快就能知道結果如何。她告訴艾力克,明年她就得回美國,這次會住在紐澤西州。她們家又要搬家了。「我不想離開我的朋友」珍妮說著,臉沉了下來。「但是他們一直說他們有多嫉妒我——就快逃離這裡了。」
教養類型的地理位置分布
回到公寓,艾力克拿出他從家裡帶來的任天堂掌上型遊樂器。接待家庭的弟弟就像看到多年老友一樣,一眼認出這東西,並開始問艾力克玩過的所有遊戲。
「你要不要玩?」艾力克邀他一起玩。
「不用,不用,我不能玩。」弟弟邊搖頭邊說。
前陣子,接待家庭的媽媽發現這位弟弟的哥哥還沒寫完作業就在玩電玩遊戲,所以把他的遊戲機沒收了。還不只是這樣;為了昭告全家她有多不贊許這種行為,她也把這個弟弟的任天堂掌上型遊樂器收走。這弟弟完全是無辜的,但幾個月過去了,他還沒能拿回遊戲機。他不知道他有沒有拿回來的一天。
談到教育,接待家庭的媽媽傳達給孩子的訊息很清楚明確。她每晚煮晚餐給孩子吃,並努力讓孩子享有所有機會;但如果講到念書這件事,就沒有商量的餘地。他們必須認真念書,尤其是英文這一科目。而且學業比什麼事都重要。
她並沒有以同樣標準要求家中的美國小孩,這點讓艾力克很感激。她對他很有耐心和愛心,好像他是可愛的孫子。然而她對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就像一個教練對待他的明星選手。她的工作是訓練孩子,督促他們,或甚至是把他們換下場,讓他們有所警惕。她的工作不是要保護他們免受運動傷害。
據艾力克的觀察,接待家庭媽媽這樣的父母在韓國並不少見。大部分的韓國父母都把自己當作教練,而美國父母和孩子互動時,則往往比較像啦啦隊。他看得出來,韓國小孩在還很小的時候就面臨大人的高度期待,而且不只是在學校而已。
父母的教養方式,就跟學生的動力、勤奮程度一樣,是探討教育議題的國際研究常會忽略的因素。少數論及父母對孩子影響的研究往往也只限於單一國家,而且通常指出一些大家預期中的事:家人愈參與孩子課業、學校活動,孩子的考試成績就比較高、整體成績比較好、行為表現比較好,以及出席率也比較高。在美國不論是不同年齡層、種族,以及家庭所得的類別,都得出上述結果。但是父母參與哪幾種活動影響最大?還有,不同國家的父母做的事情是否也不同?
PISA的科學家安德烈‧史萊赫在2000年第一次PISA成績出爐後,就注意到學生的家庭環境對成績有極大影響。他希望研究家庭對教育有怎麼樣的影響,因此他試著讓所有參加評量的國家都同意對家長進行調查。然而大部分國家的官員,都對教育政策中一些傳統的調控方式比較感興趣:像是教育經費,和班級人數等侷限於學校,他們覺得可以掌控的因素。這點很可惜,因為父母能掌控的事情也很多,只要他們知道對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的話。
到了2009年,史萊赫和其團隊已經設法說服十三個國家、地區將調查家長納入PISA的一部分。五千名接受PISA測驗的考生帶一份專門為家長設計的調查表回家。那份調查詢問家長,從孩子還很小的時候起到現在,他們是怎麼教養孩子,和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
結果顯現一些奇怪的模式。例如,即使已控制社經背景等變因,自願擔任孩童課外活動志工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平均來說,在閱讀項目的表現比父母沒有自願幫忙的孩子還差。調查的十三個完全不同的國家、區域中,只有兩處(丹麥和紐西蘭)家長擔任志工對孩子的成績有任何正面影響,而且影響很小。
這怎麼可能呢?自願參加學校活動的家長,不是能讓他們的孩子知道他們有多重視教育?校外教學時協助帶隊的愛心媽媽,和足球比賽時帶切片柳丁到場的爸爸,不是最有時間和精力可以為孩子付出的人嗎?這樣的數據令人費解。而另外一項於美國進行的研究,也揭示這種謎樣的狀態:在孩子就讀的學校當志工和參加學校活動,似乎對於孩子的學習成果沒什麼影響。
◎摘自本書第六章,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教出最聰明的孩子》
作者資料
亞曼達.瑞普立
曾為《時代》雜誌以及《大西洋》月刊撰寫一系列備受好評,關於學習、學童議題的報導。她的第一本書(中文版譯名 《生還者希望你知道的事》)已於十五個國家出版。她的報導曾讓《時代》雜誌二度榮獲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s)。她並獲選為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會士。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