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醫療不思議:顛覆認知的醫學古今事,一個腦科醫師穿梭於診療室與歷史檔案間的私筆記,那些你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隔離」正規要關40天?不思議的醫學發展史。

作者: 汪漢澄 
出版社:麥田
定價:399元
優惠價:79折315
放入購物車
icon 談到「醫學」,大多覺得嚴肅,但這個領域其實充滿精彩故事,不可思議。就像肝硬化病徵之一竟是肚皮上會出現「美杜莎的頭」;古歐洲不管治療什麼病都是用「放血」;而「隔離」的英文(quarantine)是源自於義大利的「40天」(quarantino)。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隔離」檢疫是必要措施。人類歷史上最早實施隔離政策可以追溯至西元六世紀的鼠疫爆發,當時羅馬就大規模限制人民行動的自由。十四世紀黑死病橫行,義大利再頒布「40」天的隔離禁令。此後三百年間,歐洲一遇到重大疫情,便嚴格執行隔離政策,而被限制的「40天」期間的義大利文也就變成「隔離」一詞的由來。至於為何隔離要長達40天?據推論可能是希臘醫學古教條、聖經典故、或是以感染鼠疫到死亡的37天為參考。

醫學發展昌明,其間有許多醫學常識與趣事完全顛覆我們的認知。醫療偵探汪漢澄醫師為我們書寫出身體的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的醫學科普故事。所以,當你看見肚皮浮現出「美杜莎的頭」,千萬別害怕自己會變成石頭,而是該擔心:你的肝警告身體出現危機了!
動物們的青春:從動物到人類,醫師與動物行為學家打破物種隔閡,揭開青少年時期的真正意義與祕密

沒有生物可以一夜長大,「青春期少年」的煩惱與意義

作者: 芭芭拉.奈特森-赫洛維茲(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凱瑟琳.鮑爾斯(Kathryn Bowers)
出版社:臉譜
定價:450元
優惠價:79折356
放入購物車
icon 叛逆,並不是人類青春期的專利,動物一樣有自己的青春期驕縱,喜歡追求刺激,甚至不願長大獨立。這些行為在大人眼中或許覺得難以管教,卻是所有物種在青春期學習成年生活技能的摸索,更是「轉大人」的必經過程。

沒有哪種生物可以一夕長大,從動物身上也能發現與人類極為相似。年輕蝙蝠即使聽到同伴的警戒聲,仍會不管危險往掠食者衝去,如同愛開快車的青少年,根本不理會父母的勸告。白肩鵰會對不離巢的子女愈來愈不友善,甚至發動攻擊逼迫獨立,這樣的「惡意」,就像是父母切斷對年輕子女的金援,或不讓他們繼續住在家裡,促使早日自力更生……。動物與人類一樣,都在青春期學習如何保持安全、建立地位、追求對象及覓食,期待未來能獨自生存。

動物真的會有青春期?以往動物專家總認為不要將人類情感套在動物的行為上,但這本書透過各種野生動物的觀察,發現動物與人之間都必然經歷進入成年之前的過渡期。既是有趣易讀的動物自然史之旅,也能同理、了解人類青少年所面臨的難題與意義,不再為他們的行為頭痛氣惱。
在所有母親之間

在所有母親之間,一定都能得到愛?

作者: 艾希莉.歐娟(Ashley Audrain)
出版社:商周出版
定價:400元
優惠價:79折316
放入購物車
icon 布萊絲生日那天被男友求婚,並說她必定是個好母親。布萊絲一直深信自己會是個溫暖又善解人意的媽媽,即使童年時並未獲得母愛。未料,女兒出生之後,布萊絲的「好母親」角色期待完全崩毀。

每當布萊絲抱起女兒,怎樣也無法安哄。女兒總是在懷中號啕大哭,但只要瞥見父親,立刻變得乖巧安靜,洗澡、吃飯時也幾乎上演同樣戲碼。布萊絲覺得幼小女兒的作為似乎都是刻意針對她而來的算計,丈夫卻毫無感覺。猜忌,讓布萊絲懷疑自己無法成為稱職的母親。所幸,幾年後兒子誕生,對布萊絲百般依賴,重拾她作為完美母親的信心;女兒不再唱反調,緊繃的母女關係變得平和,似乎也很疼愛弟弟。布萊絲以為幸福的生活終於來臨,女兒竟將載著山姆的嬰兒車推向馬路……。

《在所有母親之間》以充滿張力的情節探討「母親」與「親子關係」,不同於一般描述親情的小說,挑戰人們對母職天生的印象,夾雜著童年成長的陰影,讀來驚悚。布萊絲一心想成為好母親,一切都不如所願,甚至在與孩子磨合的過程中陷入自我懷疑,丈夫也不理解她。雖說血濃於水,孩子一定愛媽媽嗎?「成為母親」究竟是完整女人的生命,還是對她們的折磨?
親密關係暴力:以愛為名的虐待與傷害

「家」竟是比戰場更難以承受的地方!

作者: 瑞秋.路易斯.斯奈德(Rachel Louise Snyder)
出版社:馬可孛羅
定價:480元
優惠價:79折379
已絕版,無法販售
icon 你是否想過,「家」竟是比戰場更難讓人承受的地方。美國在2000年至2006年間,有3,200名士兵戰死沙場,同期內的家庭殺人案,卻奪走10,600條性命。親密關係暴力的嚴重性不只發生在美國,更是全球性的問題,其間所帶來的傷害與驚恐,超乎想像。

有人每日夜不成眠,隨時擔心枕邊人會一刀殺了自己。有人好不容易脫離家暴,卻讓其他家人陷入長期被跟蹤、恐嚇的威脅,就是為了逼受害者回到加害者的生活之中。親密關係暴力可怕之處不只是對受害者直接的身心受創,更嚴重波及身邊的往來對象。這類親密伴侶間的衝突,常被視為「家醜不可外揚」的隱私,家暴甚至不被認為是一種犯罪行為,也造成受害女性為了小孩成長,或是擔心經濟失去依靠、外界眼光,選擇原諒對方,而不是離開。
  
本書真實描述了家庭失衡時的樣貌,字裡行間充滿沉痛與同理。作者深入採訪受害者、加害者、執法與改革運動者,希望藉由這些真實故事,點亮家暴的黑暗角落,大聲疾呼:家庭暴力不只是私領域的祕密,而是需要被各界關注的社會議題。親密關係暴力是個不忍直視,但必須要真實面對的課題。唯有正視,才能終結這以愛為名的虐待與傷害。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雜訊,人類決策的最大黑洞

作者: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奧利維.席波尼(Olivier Sibony)
出版社:天下文化
定價:600元
優惠價:79折474
已絕版,無法販售
icon 生活中時有所聞,不同法官對同個案件有完全相反的判決,同一名病人看了不同的醫師,診斷內容也大相逕庭。為什麼我們眼中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法官跟醫師,竟也可能產生巨大的判斷差異,原因就在於,「雜訊」的干擾。

所謂的雜訊,就是指人們因為立場、看法,而會影響判斷的變異。就像醫師診斷、法官裁決會有雜訊出現,在公司經營上,對新商品的開發,不但不同預測人員的意見迥異,他們甚至可能還會不同意自己的看法。連員工的績效考核,可能因為打考績的主管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可怕的是,我們常忽略了這些關鍵的影響變異雜訊。在需要專業判斷的領域上,雜訊的數量多到令人憂心。造成的結果將是付出高昂的代價,公共安全與衛生受到影響、社會還會出現極端不公平的情況。

本書從不同領域的實例中拆解雜訊出現的原因,並提供具體的解決方針,例如盡量避免以「團體討論」的方式做決定、將複雜的決策拆解成多個階段性步驟來評估等等,幫助我們預防決策雜訊。諾貝爾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點醒我們,生活裡的眾多雜訊,是影響人類決策的最大黑洞。唯有正視雜訊與偏誤的存在,才能迎向決策錯誤更少、更公平、更健康的社會。